建水紫陶的所有工序中,排在第一的就是制泥,但仅仅是制泥这一道工序,又可以细分为9项:采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醒泥、陈腐。所以别看“制泥”二字简单,实际上背后蕴含了很多的工作,以至于制泥这一项在建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有专门的制泥厂负责制泥。这样更高效、更专业,也更有利于陶土的开采管理。一、采料:建水紫陶的泥料均采自建水本地的五色土,前阵子《建水县陶土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加强了建水县陶土资源的保护以及开发利用。五色土分为红、黄、青、白、紫(五花)五种颜色的土,政府已经划分了很明确的可开采范围、开采方式、开采量以及授权的开采机构等。二、醒料:刚采回来的泥料叫做“生泥”,里面有比较多的水分,需要晾晒后使其变干燥,这样才好捣碎。这个干燥泥土的过程叫做“醒料”。三、选料:醒料完成后,分类放置,接着要做的就是选料,因为开采回来的泥土里面可能会含有一些砂砾、杂物等,为了保证泥土的质量,必须把这些杂物都挑选干净。有一些壶做出来有沙眼,有的就是因为泥料里面含有一些杂物造成的。四、配料:配料就是将不同颜色的泥土按比例选出相应重量,这个比例完全看每一家自己的经验,不尽相同。不同地点开采回来的泥料特性不同,醒料时间不同的泥料,也会导致泥料特性发生改变。配料的比例就会有所差异。有些匠人习惯了某一家泥料厂的泥料特性后,就会一直选用这家的泥料。也有少部分老匠人或者有特别要求的,会自己单独制作泥料。为什么要配料呢,因为根据无数匠人的经验得出,任何单一颜色的土制出来的陶,都有一些不足之处,要么是收缩太严重,要么是颜色太难看,要么不够温润,最后发现调配出来的陶土烧制最合适。这个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配料比五、砗[chē]料:砗料就是将不同颜色的泥土混合在一起,然后一起捣碎,要保证每一种颜色的土粒大小均匀,才能保证在下一步的操作中,泥巴不会结块、结核。六、淘洗滤浆:淘洗,把砗料过后的泥土倒入大型的缸中,然后按3:1的比例加入水和泥土。同时还要用工具搅拌均匀。让泥土自然浸泡六小时左右,待泥土充分软化稀释以后,再次搅拌,形成浆糊状,达到让各种颜色泥土很好融合的目的;滤浆,把淘洗的泥浆,放在200-300目的纱网上进行过滤,将较粗的颗粒和杂质再做一次清理,滤下来的泥浆再次浸泡,这样反复多次操作,保证泥浆中的颗粒足够细,融合足够好。七、滤泥:滤浆完成以后,把浆糊状的泥料倒入石膏制作的容器中,选用石膏是因为它的滤水性好,同时还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这一步也要足够小心,不能让石膏脱落混入泥料,污染了泥料,还要用干净透气的物体遮盖石膏容器,保证泥料的纯净。等泥料变成了牙膏一样的状态,就可以取出了,取出的时候还要把表层的杂质清理干净,然后密封起来待用。八、醒泥:因为刚制作出来的泥料还不够稳定,会导致成品率变低,因此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用,这个时间大概需要7-15天以后,这个过程叫做醒泥,有点像普洱茶醒茶的道理。九、陈腐:为了让泥料变得更加松软,让它的可塑性和稳定性变得更强,会把生泥堆放在阴凉处,盖上塑料薄膜,同时让其保持湿润,让生泥在密封的状态下,自然发酵3个月以上,这个过程叫做陈腐。陈腐过的泥料,会大大提高紫陶的成品率和手感。所以,别看轻描淡写的“制泥”二字,后面包含了很多人的艰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