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雨水洗礼过的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茶园青翠欲滴,茶农三三两两提着茶篮,开始采摘鲜叶。据乌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亮国的介绍,了解到,茶园占地660亩,村中心茶场有各种制茶机械100多台套,年产名茶8万余斤,年产值千万元。

吴春芳,乌云山村5组人。2007年,她就入了股。当时的她没有股金,和合作社约定以收获的茶叶入股,像她一样以茶叶入股的社员共234户。在村民眼里,茶园是他们的“致富园”。

吴春芳告诉记者,以前种2亩中稻,一年到头收入也就不到2000元。后来尝试自己种茶,因为不懂技术、销路难找,年收入5000元左右,要养活一家老小四口人很吃力。

“以前要自己种、自己采、自己制、自己卖,茶叶量少质量也不太好,经常被贩子压低价格。现在,有合作社指导技术、提供化肥、全部收购,一年赚一万五千元轻轻松松!”吴春芳说,清明前采茶旺季,一个月时间她的茶叶就卖了6000元。

乌云山村群山连绵,秀水长流,鸟语花香。“月牙湖”、“碧玉湖”、“仙人池”三湖映照乌云寺,“品茗亭”、“望仙亭”、“茶轩亭”衬托“倒挂仙人”妙景,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

如何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乌云山村的答案是,将茶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做文章,让村民共享生态资源脱贫致富。

每年春季,都会开展茶园采摘活动吸引外来游客,观赏茶园,亲手采茶,现场观看茶农炒茶、制茶,品尝刚刚制好的新茶。陈亮国表示,旅游带动了合作社40%的茶叶销售。金晓宇自豪地告诉记者,加入合作社前该村村民年人均收入2346元,去年达到8926元,村里263户有242户已经脱贫。

据统计,每年到乌云山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达20多万人,创旅游综合收入500多万元。乌云山村只是英山靠茶叶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