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5日,我作为俄罗斯塔斯社代表,来到了云南大理,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绿色经济、生物多样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情况。13日上午,我们一行人前往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银桥厂区,目睹了百年企业的辉煌成就,并亲身体验了独具匠心的制茶技艺。
首先,我们参观了厂区内高原仓库,沿着生产流程逐一了解,每一个环节都有讲解员详细向我们介绍。在下关沱茶馆门口,我们得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发源对新厂区建设规模及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解释。这座新工厂围绕“三茶融合”理念,即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相结合,以丰富内涵,加强宣传,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我们分四个展厅——“百年华章”、“关茶匠心”、“关茶珍档”和“百年醇香”,进一步探索了下关沱茶的历史创作过程和精湛工艺。我们看到团形团叶变为碗臼形沱茶,这是长期积淀出的智慧与汗水;在彩色的照片中,每个时代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在第二个展厅,对普洱制作过程感兴趣时,讲解员以生动细致的话语,让我们清楚地理解到劳动人民如何将树叶转化为丰富口感的普洱。
观看完公司宣传视频后,我们前往非遗制体验中心,与身穿白族服饰的员工一起学习非遗制备技艺,如称、蒸、揉压晾等。他们耐心指导我亲手体验压制环节,并留下纪念标记。此刻,一杯陈储二十年的云南沱酒,在品饮之间,更增添了一份温馨交流。
最后,在“百年醇香”的展厅里,我与同伴们品尝着精美佳酿,同时欣赏优雅表演,这种跨越语言障碍的情谊,是由共同喜爱下的美好结晶。在这次交换中,我送出了来自俄罗斯的小巧克力,而他们则回赠我精心挑选的大理特产,这是我在大理之旅中难忘的一刻,也是友谊的一个象征。我深切感受到了下关沱茶馆景观的大气,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意,它不仅成为我旅行中的亮点,也是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