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往往会超过茶,这不仅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
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饮茶时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明人许次纾《茶疏》中就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中国各地名茶和它所处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名茶又是配何名水呢?《茶联网》将一一揭晓。
狮峰龙井虎跑泉
西湖龙井是扁条形炒青绿茶的名茶。狮峰龙井为西湖龙井中的极品。产于西湖之西的狮子峰,龙井茶的品质特征,一“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极品中的狮峰龙井的色泽绿中微带金或糙米色,成为“宝光”。香味更是馥郁鲜醇,非同凡品。 龙井原称龙泓,五代干佑二年在龙泓泉旁建立“报国寿经院”。北宋熙宁十一年上天竺辩才和尚到狮子峰下的落晖坞“寿圣寺”主持香火,以茶兴佛,热闹非凡。传说在明代正得年间在寺旁掘井抗旱,从龙泓泉底挖出一块大石头,称为“神运石”,形如游龙,就把“龙泓泉”改称为“龙井泉”。 杭州西湖不但生产龙井名茶,而且还有不少名泉。西湖茶区的表土下面有一条透水性好的石英沙岩地带,母岩又是石灰岩,雨水渗入,形成了许多山洞和名泉。出了虎跑泉和龙泓泉外,还有狮峰泉和玉泉等都是泡茶的好水。 虎跑泉水中含各种对有益的微量矿物元素,表面张力特别大。 龙泓泉从底部流如龙井,另有一股地表水也渗如龙井,形成“阴阳水”。在雨后特别明显。虽用手杖搅浑,立刻又呈现一条阴阳分界线,过去传说要有“慧眼”才能看见。实际上只须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就能看到。 玉泉,又名托掌泉。玉泉一昼夜可以出水数百吨。傍边还有珍珠泉,只要双脚在池边用力一蹬,水面就会冒出连珠小泡。可能是表层有机质分解出来的气体,所以水质不如龙井和虎跑。 狮峰泉位于生产极品龙井茶的狮子峰下,地势斤秒度高,清澈甘冽,水质甚佳。 原来龙井茶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种。50年代调整为狮、龙、梅三套特色。每套各设特级和一至十级的表住样,品质各具特色。狮字龙井色泽微黄,带糙米色,香高持久。龙字龙井芽叶肥嫩,芽锋显露,滋味浓醇。梅字龙井做工精湛,色泽绿翠,扁平光滑。60年代采用后统一收购标准,统称“西湖龙井”,分为特级和一至八级。零售特级龙井仍保留狮、龙、梅三个字号。 高级龙井仍用手工在铁锅内炒制。铁锅要磨得很光滑,在炒制时还要涂上少量白油,使芽叶在炒制时保持完整光滑绿翠,不会因为茶叶与铁锅接触而变色。
庐山云雾第一泉
庐山云雾是炒青绿茶的珍品。产于风景优美,避暑胜地的江西庐山,山上终年云雾弥漫,名茶因此而得名。 庐山云雾品质特征:条索紧凑,青翠多毫,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庐山云雾茶的品质优美,必须用名水冲泡,才能充分发挥。庐山有不少名泉名水,陆羽曾评定康王谷水为天下第一泉,招贤寺下方桥潭水为天下第六泉。在陆羽评定的天下二十种名茶名水中,庐山在前十名中竟占了二名,这是绝无仅用的。
洞庭山碧螺春太湖水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的螺形名茶。 洞庭山位于苏州西南约20公里的太湖之滨,分东西两座。洞庭东山是一个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屹立在太湖中的一个小岛。相传是吴王夫差和西施避暑之地。据《清嘉录》记载:“洞庭山有个碧螺峰,石壁上生长着几株野茶。当地老百姓每年把茶叶采下来饮用。有一年,采茶季节到了,老百姓上山一看,茶树长得特别茂盛,大家不断地采,竹筐里放不下了,就把一部分放在怀里,鲜叶在怀里受到热气的作用,发出了”吓煞人“的花香。从此以后,采茶就不带篮子,都把采下来的鲜叶放在怀里,并把制成的茶叶叫做“吓煞人”,他的香气就叫做“吓煞人香”,实际上是香煞人。有一个叫朱正元的,特别精通“吓煞人”香茶的制法。有一年康熙皇帝来到太湖游览,巡抚进献“吓煞人”香茶。康熙饮后觉得香味很好,但名称却不雅,就题名“碧螺春”。被誉为“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状,幼嫩匀齐,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香气芬芳,具有清鲜的嫩青香,滋味鲜醇回甘,汤色嫩绿鲜艳。叶底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