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茶山,总有一些茶吸引你的味蕾,亦或偶遇一些趣事、景致勾起你的记忆,譬如回味无穷的曼松、古朴有趣的倚邦古街、穿越千年的茶马古道……而在倚邦,能够带动味蕾并且勾起记忆的,当数观音庙以及金山石崖。而观音庙的特别之处,便是需要攀山涉水,经历万难,爬上树梯,看到石观音,方能到达一方茶地。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进入奇妙的观音庙茶山之旅。
观音庙的由来:
茶叶一路精细化发展,有了倚邦的重回兴盛,有了曼松的风华绝代,有了微小区域的分封一方 。观音庙就是最后在细微茶区划分中,从大黑山区域划分开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区域。倚邦区域这样类似的典型区域,一个是观音庙,另外一个便是金山石崖。
区域特征:
区域再划分,无非以下几种类型划分:口感差异划分,地域形态差异划分,树种叶种差异划分。观音庙在大黑山的再划分,主要划分因素就是地域形态的划分。前文写了倚邦大黑山,大家都可以看到生态极佳的高山草甸,无人居住的清新环境。观音庙则完全画风大变,怪石嶙峋,沟壑密布。观音庙,因坐落在石山墙上的观音石而得名,其周围环境险峻,同大黑山一样无人居住,这里的采摘权主要由麻栗树区域管理。从麻栗树出发,开两刻钟摩托车,再用两刻钟攀山涉水,方可以到达茶山区域。
茶树特征:
观音庙岩质化严重,山坡陡峭,茶树生长苛刻。然而也正因为环境险峻加上无人居住,其自然环境得以良好保存。区域内均是原生树种,没有种植型茶园,也不具备开垦新茶地的条件。石山以致难以形成集中植株,茶树太过分散,实难统计具体的古树数目。环境苛刻造成每株的发芽率很低,茶树不会长得茂盛,是一个无法做成单株的区域,古树量现统计约几十公斤春茶每年。
茶叶味道:
区域环境岩质化造成茶树根系发达,茶汤滋味较大黑山更为浓厚,生态感以及野性特征较为显著。其叶种为中小叶种,大小介于大黑山跟曼拱小叶种之间,茶汤的析出丰富迅速。大黑山传统区域有“倚邦最酽”以及“森林之茶”的美称,观音庙的特殊环境加树种无疑是将大黑山区域的特征显露无疑,香甜四溢,酽野而不腻。当然因为其产量稀有、无栽培型植株的缘故,观音庙区域只是作为学习标本以及爱好者集邮为主的区域,跟曼松、曼拱、大黑树林这类型植株密集的栽培型区域区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