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手工壶”的概念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传统上,“手工制”紫砂壶意味着除了那些质量较低、采用金属浇灌成型的“灌浆壶”之外,所有紫砂壶都是手工制作的。这一说法更倾向于强调拍制身筒、制壶盖和钮等步骤的手工操作,而非简单意义上的全手工制。
随着对紫砂艺术品兴趣的增加,一些新概念逐渐浮出水面,如泥料分类和名称标准化,这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新的说法,如“手工壶”。这种说法通常被用来标注高价销售,以此吸引消费者。但是,这种定义却让一些老一辈艺人感到不解,因为他们习惯于使用模具制作。
那么,“手工壶”究竟如何去理解呢?从字面意义上讲,完全以双手为主导完成整个制作流程。然而,在茶叶类别中,将茶分为机制茶和手工茶,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在紫砂壶制造中,如果某些步骤依赖机械代替了人的劳动,那么这就不算真正的手工制作,即便是在某些环节使用工具,但只要这些工具是辅助而非核心,那么仍然可以被视作是“手工”。
如果我们严格按照“手工”的定义来衡量陶瓷作品价值,那么许多世界级名器都将不得不从博物馆中移除。而且,模具作为一种工具,其历史悠久,是人类创造事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明代,就有艺人使用模具进行青花瓷生产。
实际上,制作一个精美的紫砂壶并不可能仅靠一双巧妙的手臂,而需要多种多样的工具,其中包括模具。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完全以肉眼操作完成如此复杂精细的事业。而且,有如王寅春这样的高超技艺家,他们能够通过翻模技术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有老一辈名家恢复古法,而且现在四五十岁甚至年轻学艺的人也学习拍身桶技法。这表明虽然现代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地生产方法,但传统技艺仍然具有其独特价值,以及个性化作品所带来的魅力。不过,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不同方法与产出的差异,并避免过度夸大或误导性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