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对安溪铁观音情有独钟的茶艺人,我深感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这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乌龙茶故事。让我们从它的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探索这款珍贵茶叶,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安溪铁观音,这个名字响起,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光绪元年的时代,当时,它是福建安溪县境内的一种乌龙茶。黟县一名茶商余干臣带来了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并在当地设立了茶庄,鼓励农户种植乌龙茶。这便是铁观音产区最初发展的秘诀之一。在那之后,由于收购价高于当时的其他类似产品,农户们逐渐开始绿改红,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专门生产乌龙茶的地方。
到了光绪末年初年,那些曾经鼎盛时期的安溪铁观印,在洲际市场上再次展现出其卓越的地位。在1915年参加万国博览会后,它不仅获得了金奖,还大幅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而随着时间推移,欧洲消费能力下降,以及印度、锡兰等新兴国家进入市场,一时间导致销售量急剧下降。直到1958年,当八万亩荒原几乎恢复无人管理状态,连剩下的4.5万亩也处于半荒废状态的时候,其产量只有1939年的6%左右。
然而,在1958年后,由于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得到快速恢复,并且由于苏联技术援助,这款特有的黑色烘焙乌龙茶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了可能程度上的复苏。此外,它还被赠送给多个国家作为国礼,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计划经济前的背景之中。不过,与此同时,由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崛起,再次使得安溪铁观音面临新的低谷。
90年代,“红改绿”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口号,但即便如此,至2003年时,全县产量仍然只有80多吨,比上世纪80年代萎缩四分之三左右。然而,从2005、2006年开始,以新工艺制作的大规模推广,让人们重新认识并喜爱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烘焙过程。而去年,一场外交部长王毅先生对安溪铁观音赞誉的话题,也再次点燃了公众对于这款传统烘焙黑色乌龙香片热情的情怀。
尽管如此,在国际市场上出口数量远远不及百年的辉煌,但正如我所说的那样,不必过分追求传统,因为那些日子里的工艺实际上并不比今天更好,只是在控制发酵过程方面存在一些挑战。而且,无论是晒干还是炭火烘焙,都需要精心处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品质标准。
现在来谈谈我的个人见解:虽然我们说“土种”的槠叶种以及福建1号、3号等良种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实际上早种也有其独到的魅力。如果说“土种”可以保证品质稳定,那么良种则能提供更高产量和质量。这两者各有千秋,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来决定最佳选择。我自己也认为,不应简单将良种与土种做出绝对比较,每一种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对于口感及质量评价,我们不要太过苛求,因为真正好的东西往往难以用语言描述。但如果非要衡量,那么一定要找寻那些真正懂得如何欣赏这种美好事物的人,他们才能够准确地评估每一朵花瓣之间微妙差异所带来的不同风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