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汤的温度缓慢下降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茶汤中的化学物质,如茶多酚和维生素,也开始发生氧化反应,这是使得茶汤失去抗氧化能力并且导致其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科学角度来看,从品茗到泡新的饮用方式显然更为理想,因为如果安排时间过长,让茶汤放置太久,就应该停止喝“隔夜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好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为人们提供最好的健康保障。
此外,在品茗时,如果能够及时摄取更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那么这些有益物质可以有效地阻止亚硝胺的形成,而这些化学物质本身就是自然抑制亚硝胺产生的。虽然有些人认为“隔夜茶”不存在安全隐患,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时间放置后的茶水就完全没有问题。在没有适当存储的情况下,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会利用放在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资繁殖,这在长时间存储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茶汤发生变质,影响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