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一款名为太平猴魁的安徽黄山特产茶叶,以100克的价格拍出20万元高价。这一天价计算下来,相当于一斤太平猴魁要花费100万元,简直是一片茶叶价值1万元。有人会质疑这些拍卖价格是否真实可信,但我不认同这一说法。虽然百万级别的价格并不常见,但市场上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的猴魁根本不是正宗产品。真正来自核心产地的新鲜太平猴魁茶,没有几千块钱是买不到的。

那么为什么太平猴魁这么贵?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了解一下它的由来。太平猴魁产自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原来的太平县),创制于1859年前后。这款茶最大的特点是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有“尖头”、“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称。在中国绿茶中,它代表了尖茶之冠,现在市面上销售这类产品很多,但是都各有高低,不过实际情况是,只有在新明乡特别是主要集中在猴坑村、猴坑和颜家等地,那些品质才算得上优秀。而且,这样的品质好与当地独有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精选管理分不开。

其次,由于土壤多为黄棕壤或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比较深厚,而且适宜生长;海拔600米以上山区优越环境,加上丰富降雨和云雾充足,对氨基酸物质形成和芳香物质积累大有裨益;最后,是由于世代以茶为生的当地农民对自然珍惜,对园林进行精细化管理。

再者,我们可以从制作工艺特殊性来看。大部分绿茶采摘嫩芽,但太平猴魁选择一芽三叶初展,并且要求“四拣八不要”。所谓“四拣”,即选择山势阴暗、云雾笼罩好的位置;二拣丛,即选择树势茂盛的大型柿子种植区域;三拣枝,即粗壮挺直的一根嫩枝;四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作为制备原料。而所谓“八不要”,就是指那些大小过大或过小、瘦弱或弯曲、色淡或紫芽对夹叶病虫叶都不符合标准。此外,在采摘时要摊凉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质量。

接着我们讲解一下制作流程:杀青、高温毛烘、高温足烘复焙四道工序,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传统手法操作。如果做错了,就很容易将整批商品废掉。而捏尖则是在杀青后的炒热过程中快速将每个条状包装起来,然后用筛网夹住,用木桶轻轻滚压,使其变得更直更整齐,最终通过烘干完成整个流程,比一般绿茶复杂而耗时耗力,从成本角度来说也相应昂贵一些。

最后,要判断一款真正值得购买的太平猴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看外形:即使都是叫做七星红豆或者其他名字一样,但是如果没有那种特定的尖头扭转向左边那就是假货。但经过适当训练之后,你就会发现哪些才是正宗,而哪些只是模仿版本。

第二,看色泽:应该是一种深绿色的颜色,如果浅或者变成了黄色,那么这个品质就不好。

第三,品香味:口感应该既鲜又醇回味甘甜不会苦涩,还会出现一种独特韵味,而这种韵味每个人感受不同但感觉非常强烈。

第四查底部:冲泡后查看底部颜色嫩度匀净度也是一个重要参考点,如同之前提到的一样,将泡过后的水洗掉,用手轻按看看软硬厚薄大小是否均匀,这样可以判断出原料是否优良,同时也能知道它们如何被处理成这样。如果你想尝试一次这样的经典佳饮的话,我建议你去找找看。一句话:“览尽天下情未了,大杯浓酒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