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茶的工艺流程中,杀青是破坏酶活性、蒸发水分和散发青草气的一环,这对于形成香味至关重要。接着便是闷黄,这是一种特有的黄茶制造工艺,关键在于创建适宜的湿热条件来促进茶叶变色。但不同品质的茶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有些在杀青后进行闷黄,有些则是在毛火之后,而另一些则采用交替的闷炒过程。

干燥也是一个重要步骤,通常需要多次进行,并且温度比其他茶类低。整个加工过程旨在达到“黄叶黄汤”的效果,即通过渥堆闷黄来实现这一点。根据颜色和品质,可将黄茶分为三大类:芽叶细嫩、香味鲜醇的芽茶;整块或片状、色泽金色的小茶;以及完整而不烂熟的小块的大茶。

每一类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安徽霍山地区生产的大型芽头、广东的大叶青等。而具体到某个品种,如湖南岳阳君山银针,其制成过程精细,每道工序均需经过十次以上的手动操作,最终呈现出披毛光亮外观。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著名品牌,如浙江德清莫干山下的莫干黄芽,以及四川名山蒙顶下的蒙顶 黄芽等,它们各具特色,但共同点是拥有“轻发酵”属性,以非酶性的自动氧化方式形成其独特风味。此外,不同地区也培育出了各自特色强烈的产品,如湖南省宁乡沩江白毛尖或浙江平阳温州的温州黃湯等,让人对这门艺术充满了好奇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