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黔湄高原,一个传奇般的茶树系别诞生了——黔湄419,或被称作抗春迟。它是一种大叶类、晚生种,无性系,小乔木型,二倍体。这个神奇的品种是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在1958年的历史时刻至1965年间,以镇沅大叶茶和平乐高脚茶为基因来源,从自然杂交后代中选出最优秀的单株进行精心培育,最终孕育出了这份珍贵遗产。

黔湄419以其壮丽的身姿广布于南部及西南部地区,如贵阳、六盘水等地,也扩展到了四川、重庆以及广东、广西、湖南和福建等省区。1987年,它荣获国家品种认证,并被授予编号GS13001—1987,是一项令人骄傲的人工选择成果。

植株雄伟,每棵都呈半开张状,分枝繁茂,其上生长着巨大的橙绿色叶片,这些叶片如同翠绿的大帐篷,为整个景观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色彩。一颗芽、一三叶,一百芽重达71.0克,这里的每一部分都是精心栽培而成。

花朵绚烂多彩,直径3.5厘米,每朵花瓣五到七瓣之多,而子房则覆盖着丰富的茸毛。这不仅是对光线的一次浪漫接触,更是一场细腻的情感交流。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花柱分裂成三个部分,就像生活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之处,而萼片上覆盖着柔软的毛发,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安全。

黔湄419以其强劲的地力和持嫩性著称,它们能够在4月中旬这一关键时刻开放,为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一季红润佳肴。在适宜的地方,每667平方米可产480公斤,不仅生产效率惊人,而且还保持了极高品质:含氨基酸1.4%、茶多酚36.0%、儿茶素总量23.0%以及咖啡碱3.4%,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智慧与努力。

虽然它对寒冷有些娇弱,但却具备强大的抵御螨虫病害能力,使得它成为许多园艺爱好者的首选。此外,由于扦插繁殖力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传播这一优良品种给更多的人享受。而栽培地点应选择海拔1300米以下且最低温度不低于-6°C以上的地方,以确保最佳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此外,在双行双株种植模式下,每667平方米可栽植5300余株,加上严格定型修剪和摘顶养蓬,以及适时防治病虫害,这样才能使这份宝贵遗产得到最完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