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去年茶叶输欧美遭遇“严寒” 我市茶叶出口面临挑战,调整结构刻不容缓》 近日,记者从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2014年绍兴地区共出口茶叶1930批、88726.3吨、金额25075.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5.1%和5.7%。这是近三年来绍兴市茶叶出口首次出现较大降幅,也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跌破了9万吨大关。 从2014年出口茶叶总体情况来看,绍兴出口茶叶面临几多挑战,出口企业转换思路、调整结构已刻不容缓。 出口欧盟受阻,企业损失惨重 “去年欧美国家相继调整了有关技术法规,并加强了对进口茶叶农残项目的检测,致使我们这些输欧美茶叶企业遭遇了极大困难,并面临有可能失去欧美市场的危险。”昨天,新昌县一家企业的沈经理向记者“诉苦”。 据统计,2014年绍兴共出口欧盟茶叶718.2吨,金额为331.5万美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降幅分别为46.5%和44.4%。2014年,全省有8批茶叶遭欧盟通报退货,其中6批是唑虫酰胺超标,2批是蒽醌超标。 虽然绍兴茶叶没有遭受欧盟通报,但欧盟的通报事件使绍兴市出口茶叶企业蒙受了较大的损失。据统计,2014年绍兴市10家出口欧盟的茶叶企业已经储备的输欧茶叶原料有1700多吨无法出口欧盟,只能作为一般原料出口非洲等地,合计损失将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原料依赖外地,发展后劲不足 记者了解到,在绍兴出口茶叶中,大宗珠茶和眉茶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出口的珠茶和眉茶,原料主要依赖外地,来自于周边省份如福建、安徽、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产茶区,原料对外的依赖度极高。”采访中,上虞一家茶企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如占绍兴市出口茶叶总量70%的珠茶,本地原料的供应量不足20%,且多为低档原料,而占出口比重29%的眉茶,则全部来自于外地。绍兴作为全国最大的出口绿茶基地茶叶产量小的尴尬境地,将越来越制约绍兴市出口茶叶行业的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目前出口茶叶企业还普遍存在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用煤用电、用工用料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各类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部分已反映在出口茶叶的价格上,但总体看出口价格上涨的幅度还远跟不上这些成本上涨的幅度,企业的利润被削薄。 困境如何破解,经验可以借鉴 在绍兴市农业经济发展中,茶叶产业一直举足轻重,如今面对困境,该如何破解? 业内人士建议出口企业必须加强茶叶原料基地管理,切实抓好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药的控制管理,科学制定可选农药清单并严格实施,真正从源头控制好茶叶原料的安全卫生质量,只有产品质量过硬才会赢得稳定的高端市场和消费者。 另外,茶叶生产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机器换人”,破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生产员工缺口较大的难题。浙江昌祥茶叶有限公司是绍兴乃至全国最大的出口茶叶加工企业,2014年共投资390多万元,引进了3套全自动25克小包装流水线,相当于多招了120多名工人,而且相同产量节约了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 与此同时,也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路快是硬道理。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内外销“两条腿”走路取得成功的典范,该公司在对日出口蒸青茶数量锐减的不利情况下,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茶叶原料基地,开发生产优质的抹茶、蒸青茶及日铸茶等产品供应国内消费者和“康师傅”、联合利华等茶饮料生产商,实现了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该公司的内销产值达5800多万元人民币,是外销茶叶的近十倍,该公司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