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述宋朝茶业的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简述宋朝茶业的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概括宋代茶树种植业发展的表现?
北宋初期,浙东浙西一带已经盛行“草茶”,出现了向散茶转变的,创造出了“日注”这样一种名茶。
而且在宋仁宗景祜年间以后,洪州一带出产的“双井白芽”更是在品质上远胜“日注”而成为第一草茶。
北宋茶区北限的南移,也促使了茶叶生产技术中心的南移。继唐朝顾渚(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相界处)之后,福建建瓯的北苑成为中国的茶叶生产技术中心。有宋一代,建州和北苑成了出版茶书最多的地方。
蔡襄《茶录》、《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和赵佶的《大观茶论》等均以建瓯或北苑贡茶为主要描述对象。从茶书的数量和内容上看,宋代建瓯贡茶代表了中国当时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的技术水平。
宋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茶树品种分类和茶园管理方面。在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中,根据茶树的外形、叶形、叶色、芽头大小和发芽早晚等不同情况,将北苑一带的茶树地方品种归纳为七类:
一“白叶茶”,其特征是“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
二“柑叶茶”,叶厚芽肥、状类柑叶,是乔木型的良种茶树;
三“早茶”,发芽较早,一般都用其作“试焙”;
四“细叶茶”,生沙溪一带山中,“叶比柑叶细薄”;
五“稽茶”,芽叶细小厚密,呈青,发芽也迟;
六“晚茶”,特点近似稽茶,但较诸茶更晚;
七“丛茶”,也称蘖茶,是灌木型茶树,一岁“发者数回”。
宋代茶叶产量?
宋代在荆南府 (江陵)、汉阳军、蕲口、无为军、真州、海州设6个榷货务收晌茶叶,仁宗中叶每年收购额即达573万斤,又在淮南鞍、黄、庐、舒、光、寿六州设13个茶场,年产茶叶480万斤。仅此二项即达1053万斤,实际产量远远超过此数。
北宋中叶张隐直任怀宁县令,境内“罗原〔源〕茶场户岁输百万〔斤〕”,而沈括所记该场卖茶额仅18.5万斤,只有产量的1/5。按此比例估算,北宋茶叶产量当在四五千万斤之间。1086年(元枯元年),吕陶说“蜀茶多约三千万斤”,再据《宋史·食货志》统计,东南地区政府每年收茶2306万斤,这二项合计,北宋年产茶叶确在5000万斤左右。
182.7斤/亩
在茶区扩大的基础上,宋代茶叶的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宋代茶叶的单产已合今天的182.7斤/亩。其次宋代茶叶制作技术也得到革新,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宋代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盛造其极”的境界。当时茶叶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区不断扩大、茶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在宋朝名茶的数量达到了200种左右
北宋时期的茶叶主产区主要有四川、湖北、湖南、云南、河南、贵州、福建等十五个地区,总计一百一十二个府、州、郡,实际产茶的州、郡为一百〇二个。
宋代茶叶的总产量估算为一百四十万石,比唐至五代时期的八十万石多了六十万石,增幅达百分之七十五,由此可见茶叶的消费对茶叶生产的推动作用有多大。
中国的制茶历史?
中国的制茶历史: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1、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是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时,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的习俗,将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为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经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2、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具有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的苦涩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也就是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述宋朝茶业的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述宋朝茶业的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