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对茶艺充满热情的个体,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一下安溪铁观音的故事,从历史到现状,再到我个人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不仅要探讨铁观音如何从曾经的辉煌走向低谷,以及它是如何在计划经济下复苏并再次崛起的,而且还要谈谈它现在的情况,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回到过去。在光绪元年之前,安溪地区主要生产的是乌龙茶,而当时乌龙茶制作方法由黟县名茶商余干臣带来,并在当地设立了茶庄,鼓励农户种植乌龙茶。这样的政策导致绿色改良红色,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安溪铁观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溪铁观音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它参加过1915年的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这让它名声大噪。但后来,由于战争和新兴国家如印度、锡兰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使得销售量逐渐下降。在1958年,当时荒芜的大片土地开始恢复生产,并且由于苏联技术援助,出口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一切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

然而,在90年代初期,因“红改绿”的口号导致产量有所减少,但自2003年以来,一些新的工艺被提出,并且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和农户掌握了这些新工艺,这使得铁观音开始重新复苏。甚至于去年,一位外交部长就曾赞扬过安溪铁观音,这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关注。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目前的情况。整个产业链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作为一个在地从业者,对这个产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我的话语中或许有些个人见解,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我将虚心接受并加以修改。

树种方面,我们主要是使用“土种”的槠叶种以及福建1号、3号等良种。而2010年后,也开始培育出“箬坑乡”中的红旗一号早种等其他品种。不过根据我自己的品评以及业内人士的一致意见,大部分认为早种在口感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我并不持有良种与土種质量差异看法,因为事实证明很多良种之所以优异,不仅因为产量,更因为其质量)

至于口感及质量的问题,有许多人可能会查阅资料找到所谓“铁观院香”,但是我查阅过不同的文献资料,上门拜访过非遗大师,其实答案各异。但从历史条件背景看,那些被称为杜特“铁观院香”的年代里,还真有一段传统工夫乌龙茶,所以对于这个概念,不必苛求太多。很多都是商家营销上有着不同的话术阐述,而较难看到明确量化标准。我曾拜访非遗传承大师陶自富先生,他也说,如今 铁 观 音 香 已经很难用言语表述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安溪地区因历史影响和当地经济水平因素而分成了大小不同的工厂、作坊、农户自行生产。这自然导致不同规模单位之间对产品理解文化要求程度不同,因此产品质也有区别。但同时,也有一批青年追求者,他们各自拥有目标和方向,以吸收其他产区先进理念和技艺慢慢改变整个区域。而我作为做这类工作的人,也愿意一起努力,将这个行业做好,就像古代诗句中说的那样,“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