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时,红茶少收: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露村国宏茶叶专业合作社潘建国的故事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露村国宏茶叶专业合作社,潘建国边摊开茶青边说:“进入秋季跟以往相比少了很多,一天大概能做成25公斤红茶。”以往一天能收到350公斤左右的茶青,这让他深感这次秋季的挑战。

潘建国是高露村的贫困户,同时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6年,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种植了10多亩茶叶。夫妇俩起早摸黑管护、采摘,每年的收入都达到了7万多元,让他们在2016年底顺利脱贫。

脱贫后,潘建国不满足于简单地摘茶和卖茶青。他决定改变思路。在2017年,他开始从事tea leaf加工,开启创业之路。他投入资金20多万元,购买揉捻机2台、装配萎凋槽3道,还购入了一台tea leaf烘干机。“2017年,我做的红茶大概亏了10万元。”回忆当时的情景,他仍然唏嘘不已。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在2018年5月,潘建国和马强去了该县八江镇布央村。那里的专家提供了宝贵建议,使他的工作受益匪浅。他回来后,对自家的品种进行调整,并且恢复正常生产。在他的带动下,有70多户农户也对自己的品种进行调整,其中包括30户贫困户,他们总共有500多亩土地。

今年6月底,在国家移民管理局联系下来访福建武夷山市学习红茶制作技术的小组中,有50人参加了这个活动。他们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打算在三江南站租一个门面,将高露红茶卖向全国各地。”潘建国表示,他要建立一个“生产+销售”的产业链,以增加收入并帮助更多的人脱离贫穷,从而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