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与茶叶的传播,历来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乔家大院》到《大盛魁》,茶叶都在晋商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山西榆次车辋常家,则开创了近代茶叶的万里茶路。
“万里茶路”不仅仅是一条连接欧亚的大道,更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大动脉。关于“万里茶路”的起点,有些专家认为它是在太平天国之前位于福建省的武夷山,但实际上,“万里茶路”的真正起点应为安化。在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安化黑茶被定为朝廷官茶后,晋商就开始来到安化,从事湖南黑 茯 茶网 的贸易。
2008年,一个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山西大学和山西晋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摄制组,在安化进行了八天拍摄活动,他们发现大量与晋商有关的实物和史料,以及居住在江南等地的晋商后裔,这些都支持了安化作为“万里茶路”起点的地位。
安化县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被称为“先有茶、后有县”。宋熙宁五年(1072年)时,梅山置县,上梅山成为新 化县,而下梅山市成为现在 安德 化之义。《唐·五代》记载:“湖南黑 茯 茶网 原产地在 安德 化”,这就是千年的 黑 茯 茶网 源自 安德 化。这一地区生产出了著名的 “渠江薄片”,这是早期 安德 黑茯苓 的一种形式。
明嘉靖三年(1524年),首次出现 “黑茯苓”这一词汇,从那时算起, 安德 黑茯苓 有480多年的历史。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芽茯苓被定为贡品;而在 明朝 万历二十三 年,被定为朝廷 官品。清初,当时 晏陕甘 等地已经有一批来的商人开始办局从事这个行业,以至于形成了一座座繁华的小镇,如 苞芷园、小淹、边江、酉州等,每个小镇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经济体,其规模之大可见其影响力。
这些地方开辟出了一条连接欧亚的大道——“万里 茫茫 纸 路”,从此变成了远销 西北 地区及恰克图的一个主要通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这种类型的事业对当时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同时也加深了解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