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茶的外观是条索肥壮,紧结且沉重,叶梗红亮而细瘦整齐,尾部略大,有明显的竹子节。色泽乌润,如熟透的香蕉皮色,具有青蒂绿腹红点的特征。内质上,其汤色呈橙或清澈,上口清纯但略带浓厚感,并伴有类似铁观音但较为淡雅的香气。叶底呈黄绿色,形状长圆而尖薄,有隆起之处,主脉略细且稍浮白。
本山茶原产于安溪,这种茶据说是在1870年左右被发现,由名叫圆醒的人所发现,现在也称其为圆醒种或本山种。在品质上,本山茶与铁观音相似,是一款香高味醇的乌龙茶,而在1984年,它还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会认证为全国良种。在安溪,它占栽培面积达1.6万多亩,是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本山茶是一款无性系品种,以灌木型、中叶类、中牙种著称,其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分枝细密、叶型椭圆稍长、薄质脆且内卷的一面,并具有波浪般明显的边缘和不均匀大小的小牙齿。这使得它在外观上与铁观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以“弟弟”自居,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由于其长势和适应性都比铁观音要强,本山茶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消费者往往难以区分其与铁观引之间的差异,因此很多商家将其作为代替品销售。而尽管香气不同,但品质同样出众,同时具备耐泡性的共同特点,使其成为爱喝铁观音的人们寻找优惠选择时的一个理想替代品。此外,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是毛 茶,则本山茶梗会出现“肉断皮不断”的现象,让人联想到竹子的节段,而锯齿则更为规则和尖锐,与铁观音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