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茶的外形是条索尚肥壮,紧结,较沉重,叶梗红亮,细瘦整齐,尾部稍大,有着明显的竹子节。色泽乌润,就像熟透的香蕉皮色,并且具有青蒂绿腹红点的特点。内质上,其汤色常为橙或清澈,上口味道清纯,但略带浓厚感,无论是香气还是风味,都有类似铁观音但更为清淡的一面。
其叶底呈黄绿色,叶尾尖薄而长圆形,有着隆起的手感主脉略细且浮白可见。这款本山茶原产于安溪地区,而据历史记载,这种茶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被发现,当时称之为圆醒种或者本山种,由尧阳人指认为尧阳由所产者。
品质上的本山茶与铁观音相似,即香高味醇。在1984年,本山茶甚至在全国范围内被认定为优秀品种,在安溪栽培面积达到了1.6万多亩,是当地四大名茶之一。它主要在安溪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和芦田等乡镇进行生产,并随后传播到闽南和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山茶是一款无性系品种,以灌木型、中叶类、中牙种著称,它们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分枝细密。这种类型的植物以椭圆形稍长的叶片著称,这些叶片虽然薄质但脆,而且会轻微地向里卷曲。而它们边缘则展现出波浪状明显,使得每一片都独具特色。此外,每一片还拥有大小不均匀且细长的牙齿,与铁观音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常被誉为“铁观音弟弟”。
由于其适应力和生长势都超过了“铁观音”,因此价格通常比较亲民。本山因其优良品质、高香气以及耐泡特性,被许多爱好者视作一个理想替代品。不过,如果是毛茸 茶,则可能会出现“肉断皮不断”的情况,让人联想到竹子的节段。而对比之下,“铁观音”则表现出了更加整齐划一的一次折断效果,以及横截面如同刀切过一般平滑,不规则锯齿;而本山,则有着尖锐且规则锯齿,这两者的区别让人难以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