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法门寺的地宫被正式打通,揭开了千年的神秘面纱。考古职员们在后室中发掘出了一件令人瞠目的八重宝函,这是一种装有佛影骨舍利的珍贵器物。它曾经风化腐坏,但最外层的檀木函仍然完好无损。
八重宝函是由一层檀木、或银花金雕、或纹饰鎏金七层构成,一套华贵极端的工艺作品。这不仅体现了唐朝皇室对佛教的崇敬,也展示了当时工匠们精湛的手艺。
除了这件八重宝函之外,法门寺的地宫还出土了14件青釉、黄釉秘色瓷,这些瓷器以其独特的“秘色”著称,即珍稀、供御品之意。它们不仅用料和工艺上都极为考究,而且文殊菩萨等佛像雕刻细腻,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
此外,还有一套十六件金银茶具,这些茶具包括二环锡杖、唐朝鎏金捧真身银菩萨像等,是唐朝皇家御用的一部分。在这些茶具中,有一枚印有祥云纹饰的碾盐台,再至拍击汤用的长柄银勺,以及拍打汤中的金茶碗…吃茶品茗的鎏金…这些都是正宗唐式吃茶品茗法所需。
这些器物丝绣件、13件唐朝秘色瓷以及20件西域玻璃器,大型银风炉,上至汉白玉石灵帐、中间还有大型铜锡杖、小铁锅等,无不见证着那时代人们对生活美学追求与尊严追求的大格局。而其中尤以那套蹙金绣服——半臂(右1)更显得珍贵,它仅0.1毫米厚,由上好织物和均匀直径唯一丝线制成,每一寸都透露着当时工匠高超技术与艺术造诣。
而且,在前室中还发现了一批完整保存的小陶俑及其他文物,其中包括两包清晰可见的人形陶俑头部,只不过缺少身体部分,其余则是散落在地面的碎片。此外,还有几块残留下来的瓦片和一些破碎的小陶俑,他们似乎是在某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摧毁掉,而他们静静地躺在这里,就像是时间停止的地方一样沉默而悲壮。
关于这个地宫,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它背后的故事。那座塔从北魏到现在共六次迎奉佛骨舍利,而《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简称《志文碑》)记录了这一切,并详细记载了每一次迎奉的情况。然而,那座塔却历经多次修缮,最终因夜里的一场狂风暴雨,被迫推倒并重新修复。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人们对于这段历史深邃背景下的探寻欲望,从而使得这座曾经隐藏于尘封中的世界再次浮现出来,让我们能够窥视那些久远往昔的情景,如同打开了一本古老书卷,将过去埋藏的心事悉数展露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