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岳阳就被誉为游览胜地之一,其产出的北港茶在唐代早已闻名遐迩。据《茶述》记载,唐代时期,就有十种贡茶,其中包括了邕湖的美味佳肴。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曾经赞颂岳州的邕湖之含膏,这份传说中的佳肴不仅被文成公主带到异乡,也深受当时人的喜爱。
北宋时期,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详细记录了邕湖诸山出产的黄茶,以及李肇所言的含膏之美。虽然今人对此类植物不甚重视,但仍有一些白鹤僧国种植着几百株,这些土壤肥沃、酸度适宜的地方生产出了独特芬芳四溢的白鹤毛尖。
明代至清代,一系列著作如《事物绀珠》、《茶经》和《湖南方物志》,都对岳州和岳阳出产的黄翎毛和含膏冷进行了详尽描述。在这些文献中,不乏对这两种珍贵香料品质与用途的赞扬。
清初的一本奇书——《致富奇书广集》(疑似17世纪问世)又提及到了岳州邕湖产出的含膏茶,而黄本骥则在其著作中留下了一段关于历史上这一地区产出黄翎毛和含膏冷等香料品种的记载,并引用了一首唐诗:“邕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来表达诗人对于这份优雅生活的小小憧憬。
北港作为梅溪发源的一个分支,全长约2公里,因位于南港之北而得名,与南港汇合于乔湖一带,是现今北港毛尖重要生产基地。这片区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每当初春季节开始,清晨雾气缭绕,在微风吹拂下轻纱薄雾般散开,以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方式笼罩着这里丰饶的地平线上的绿色田野。
这里是水陆交错的地方,土地肥沃且酸度适宜,是培育高质量农产品特别是知名青稞类食材如“天目红枣”的理想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