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这座城市的茶产业拥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深深根植于2000多年的种植文化中;冰糖口味的茶不仅成就了贡茶这一历史地位,也奠定了中国三大古茶市的地位。最近,福州荣获“国际茶发源地”的称号,这份殊荣激励着当地的商人们,对于这个作为城市名片产业突围发展的迫切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过去,在国内市场上,以10万亩闻名遐迩的大量种植面积一度锐减至不足1万亩,使得福州的一席之地几乎被边缘化。在90年代初期,当时在全国市场占据八成份额的大量原产自福州的茶叶,却也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最终陷入低谷。然而,在近年来的努力和重振之后,福州市再次恢复到1万多亩规模,但相较于鼎盛时期而言,还存在一些缺失。
福州市农业局局长吴建成对记者表示,为了支持和鼓励种植业发展,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每亩提供千元人民币以上的财政补贴。此外,全市已经认证为高质量种植基地超过1.2万亩,有目标要达到3万亩。这表明尽管目前仍处于恢复阶段,但未来有望实现更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他指出,尽管现在已具备影响力的规模、工艺、历史、品牌及产量,但仍需时间来完全恢复元气。
闽江浦口湿地是当前最大的花卉种植区域之一,而其中六大传承大师之一王德星便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回顾道,从清朝开始,就有150多年的历史使命——成为贡茶。在谈论过往衰退时,他认为原因在于无序竞争与价格战导致花卉价格下降,以及由此导致农民收益减少,从而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继续种植的心理动力。“受限于市场与资源,一些企业倒闭,而其他企业为了利润,不惜使用非本土植物代替,以次充好,对我们品牌形象造成损害。”他说。
通过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自己,福州茶业正在展现其转型升级之路。而对于如何推广和提升品质,同时保持成本控制,并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其代表傅天龙表示,现在一个标准的一亩花园可以获得4500元左右的人民币投资,再加上政府扶持,可以让农户在第一年内即可收回成本并盈利。
不过,即便如此,王德星也提出了一个挑战:由于水土环境条件要求高,以及都市化进程中的空间限制,要想回到过去10万亩规模似乎并不可能。他建议采用现代精品农业模式进行创新改造。同时,“Fuzhou Tea”正逐步成为一种共同认证实力的防伪标志,并且国家相关部门已核发该标志证明商标,对保护产品进行专项管理,为其提供了更多保障。
然而,将数百年的丰富文化融入全球市场,或许需要新的策略去打破出口主导40多个国家与地区低档花茶的情况;建立有效价格体系和营销模式同样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些都将决定是否能顺利完成这段艰难旅途,让“Fuzhou Tea”真正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