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为了方便,就发明了一个春凳,到底有什么作用

古人为了方便,就发明了一个春凳,到底有什么作用

春凳是可以两个人同时坐上去的,宽宽长长的凳子,高度与床持平,有着床和凳子的双重作用。

春凳开始是用来放置新娘被褥、绸缎等大物件的嫁妆,因为是放在婚房,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说法,又为了避虫凳子多用香椿木制作,所以起了个生机盎然的名字叫“春凳”。

春凳轻便好移动,又适合多人躺卧,生活中有很多使用的机会。

其一是用来休闲、乘凉,春暖花开时或者夏季傍晚凉风习习时,人们想长时间赏花或者纳凉,就会将春凳移到室外,或坐或卧非常惬意。

大人白天短暂的休息,不愿意,可以随意躺在春凳上,十分方便。

其二夫妻俩有了孩子以后,可以做婴儿床,将春凳与主床拼在一起,空间增大了不少,便于夜间照顾孩子。

最后就是由于“春宫图”、“春梦”给人的暧昧印象,大家对坐卧适意的春凳也充满各种遐想,又有《金瓶梅》中在春凳上男花女爱的桥段,更是人们坐实了人们对春凳的各种猜想。

其实春凳多数时间是在相对隐私的卧室里,是用它放置衣物还是另作他用,完全是私人自由,自己喜欢就好。

说起春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人只知道是一种凳子,是让人坐的,其主要用途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春凳,说到底是一种凳子,这种凳子是同时一起坐两个人的。我看很像是长条几,长条凳。

春凳最初是作为一种嫁女儿时的嫁妆家具的,古时,女儿出嫁时,娘家陪嫁的被子褥子、绸缎等物品,要保持干净,就要放置在一个地方,这时人们就制作了这种凳子来放这些嫁妆。

嫁女儿时,娘家要在春凳上贴喜花,才能放上被褥等。并抬进新婚的洞房,放在床尾。寓意了对新人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生活得美满开心。

春凳是息么来的呢?由于春凳是用椿树木制作的,“椿”字和“春”字同音。

中国人崇尚春天,认为春天是美好的,是新生活的开始,嫁女儿自然就和春天一样美好快乐。这样用来放嫁妆的凳子,也要春联系在一起,因此,大家都把这种凳子叫成了春凳。

后来,随着人们的喜爱和广泛使用,春凳也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作用。

1、可以坐人

春凳既然是凳子,就有坐人的功能。春凳的长和高,很适合人们的坐姿,坐两个人也不拥挤。

过去,春凳也是人们乘凉的必备之物,春暖花开,搬一把春凳放在院子里,人们坐在上面,晒太阳,聊聊天,就很不错。到了夏季,再搬到大树下,坐在上面乘凉也很舒服。

2、可以当作床用

除了坐人以外,春凳也属于长条凳,所以,还可以让人躺下,家里来亲戚了,床不够,春凳就可以充作为临时的床。

春凳还可以作为小孩床用,和大床放在一起,也方便大人照看孩子。当大人使用时,最好把两张春凳并在一块儿,这样就成了一张大一点的床了,睡一个成年人也是可以的。

3、洞房之用

据说,春凳放在新婚的房子里也是有特殊作用的。是新娘新郎的必需之物。当然,这种春凳也是经过变化的一种春凳。

当然,古人究竟在新房里具体怎么样使用,谁也没见过,只能想象,只知道它有特殊用途。正是因为春凳的在洞房里特殊作用,因此,有不少民俗专家就猜测说,由于新婚之夜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所以,在洞房里被新郎新娘经常使用的凳子,就真正是名符其实的“春凳”了。

后来,春凳这种的东西已经不常见了,因为随着各种的新式家具的出现,人们更愿意使用新式家具,这种传统的家具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到最后,也就很难见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的春凳,听起来就有一种妙趣横生的意味。

先打住臆想,来看看它长啥样。

如图,它是一种宽而长、可供人坐卧的一种凳子,大小介与床和凳子之间。

既然是凳子,那就有四条腿。而光秃秃的四条腿不免略显平淡,古人在细节处总是别出新意,会以雕花镂空的手法装点造型,描刻梅兰竹菊,牡丹芍药等文雅的花木图案,让它看起来更精致秀美。

在故宫博物院里, 藏有一把花梨木的春凳,长134.5厘米,宽43厘米,高53厘米。

春凳在当代社会很少见,但在古代可谓是居家必备的良品,不少古代文献及小说中都有它的身影。

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以后,凤姐就指挥小丫头说:你们还搀着走呢,都打成这样了,走得了吗?赶紧把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抬着宝玉走。

可见春凳比较大,能躺下一个人。

也就是说,春凳就是一把长度在一米往上,宽度在50公分左右,高度略低于床(床一般高50公分)的长条宽凳子。

或许有人会好奇,好好的一把宽凳子,为何要取名叫作“春凳”呢?

春凳名字的由来,含义是多方面的。

古代的春凳又尾凳,民间嫁女儿的时候,都会备上春凳作为嫁妆,在上面贴着大红喜字,送进夫家的嫁妆家具。

制作春凳的木材,多为椿木。这是因为民间称椿树籽为“春姑姑”。“多籽”谐音“多子”,用椿木做卧具,寓意婚后多子,多子则多福。

由于“椿”与“春”同音,所以椿木制作的凳子,也被取名为“春凳”了。

由椿变春之后,材质也就不仅局限于香椿树了,打家具常用的黄花梨、水曲柳等色泽、质感各异的木材,也根据主人的喜好不同,都会应用在春凳上。

民间还有个说法叫“床不离七”,也就是说,制作床和春凳的尺寸,都离不开七。比如春凳的尺寸,大部分是宽二尺七寸,长多为五尺七寸,高则为一尺七寸。

之所以用“七”,也是因为“七”谐音“妻”,床不离七就是床不离妻,寓意不言自明,在民间都是图个吉利。

古人凡事爱图个吉利,在他们眼中,春天是一切美好希望的象征,代表着安乐祥和。不少古代的习俗、衣物,甚至食品,都会以”春“来命名。

比如,春天所穿的衣服,被称作”春服“,立春那天吃的饼,叫做”春饼“,还有在头一年冬天酿造,到次年开春而成的酒,叫做”春酒“等。

而春凳的名字也同样如此,在明代学者徐咸所著的《西园杂记》中,就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四时之景,惟春可乐,风和日畅,百鸟交鸣,人心悦泽...用宣春机,以助阳回,故桌曰“春桌”,凳曰“春凳”,酒曰“春酒”,茶曰“春茗”。---《西园杂记》

由此可见,古人对“春”字的执念。

除此之外,“春凳”还有一个比较隐喻的含义。

前文提到,春凳是古代民间女儿出嫁时,用来放置新娘被褥等大件嫁妆,含有婚房内“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说法。

提到春凳的作用,很多人不免大开脑洞,想入非非。

春凳之所以让人浮想联翩,主要还是被明清时期一些小说给“诱导”了。

最著名的,莫过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小说家所写的《欢喜冤家》。

关于这位作者的姓名和生卒年不详,但是这部小说却成为经典流传。

《欢喜冤家》又名《欢喜奇观》,该书共二十四回,每一回均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也均是各种曲折奇异的婚姻悲喜剧,在这其中,大量篇幅皆是关于男欢女爱场景的描写。

而在这些男欢女爱的场景中,最常出现的一个道具就是“春凳”。

除了《欢喜冤家》这部小说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明清小说,也会经常把春凳置于这种场景之中,因此久而久之,后世的人们一提到春凳,就会认为它有十分特殊的作用。

古人都拿这春凳大做文章了,春凳有这种闺房之乐的情趣作用,倒也不置可否,也没啥不好意思承认的。

春凳确实可以在以上场景中使用,但是它的作用却并不仅限于此。

一把凳子,最主要的功能,便是用来坐的。

除了可以坐人之外,它也可以用来卧躺,毕竟它的尺寸够长够宽。

像前文所提到的《红楼梦》,凤姐就是安排人用“藤屉子春凳”把宝玉抬了出来,用“藤屉子春凳”抬宝玉,既清凉又透气,利于宝玉的伤口,又便于安放,抬着也十分方便。

古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辛苦。到了中午时分,便可以在春凳上卧躺,睡上一个美美的午觉,身体也得到了休息。

古代的春凳与床同高,因此古代夫妻若有了孩子,就会把春凳摆在床的一边,给婴儿睡觉用,相当于一个婴儿床。

另外,春凳如果放在房间的角落,还可以当做一个置物架,在上面放一些衣物或者其他物品。

除了实用,春凳还有陶冶情操的高雅作用。

古人的文人雅士都喜爱在花间树下找浪漫。比如春光明媚、桃李盛开的季节,古人会坐在春凳上绣花看书。

到了炎炎夏日,房间又没有空调,睡在床上不免闷热烦躁,这个时候春凳便大受欢迎。人们可以把春凳搬到花园里通风的地方乘凉。

秋季银杏落一地,古人又可以在春凳上赏菊吟诗,以平肃秋的悲伤气氛。

到了冬季鹅毛大雪纷飞,古人就能把春凳放在廊下,沏上一壶热茶,配上甜酥的小点心看天地间银白一片。

四季的庭前花落、浪漫隽永,怎可少了这造型文雅古朴的春凳!

总而言之,春凳在古人眼里,是居家必备的良品,它可以是宽大的凳子,可以是卧憩时的小床,它可以增添闺房乐趣,也可以见证天地之间的纷繁浪漫。它占地很小,作用却极大,是古人既纯朴又丰富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