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银峰 湖南名茶 高桥银峰湖南名茶 高桥银峰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创制成功的。品质优良,享誉全国。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微卷曲,匀净,满披茸毛,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汤色清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郭沫若先生于1964年品尝高桥银峰后,赞不绝口,旋即赋诗一首: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钉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郭老赞美“银峰”可与著名绿茶“双井”、“紫笋”媲美;饮后令人精神兴奋,明目醒脑,心旷神怡,春意盎然。 高桥银峰的产地高桥,居于湖南长沙东郊玉皇峰下,这里山丘叠翠,河湖掩映,云雾弥漫,景色宜人。弥谷披岗的茶园,采用科学管理培育,并有丰富多彩的茶树良种,芽叶壮实,内含物质丰富。加上精湛的制茶工艺,形成了高桥银峰的独特风格。荣获1985年农牧渔业部优质名茶奖。 制作银峰的鲜叶,采自早生良种茶种,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严格要求芽叶长短、肥瘦、色泽深浅均匀一致,每个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每100个芽叶重量控制在7.5—9.5克。鲜叶采回后,薄摊在洁净的篾盘内,放在通风阴凉之处,使部分水分散失、含水量达70%左右的付制。整个加工工艺分: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条、提毫、摊凉、烘焙共八道工序。 杀青在平锅内进行,采用高温老杀,减重为30—35%;出锅的杀青叶,用务蔑盘簸扬10—15次,使叶间水气散失和除去碎片;初揉仅是使茶叶初步成条,便于以后做条;初揉后的初干,也是为做条创造条件。高桥银锋的外形,在很大程度上是“做条”工序中形成的,其操作方法是,在平锅中,手握茶叶于手心,运用掌力,回转搓揉,并随时抖散团块,直到茶条紧结,茶坯含水量在20%左右时为止,然后改变手法,进行提毫,稍经摊凉,进行烘焙,至茶叶含水量在5—6%为适度。高桥银峰采用先炒后烘的工艺,保持了白毫和芽叶完整,以及叶色、汤色的鲜绿明亮。干燥后的茶叶,用牛皮纸包成小包,放置生石灰缸中贮放,防止受潮变质。高桥银峰 湖南名茶 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