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黄茶历史悠久,隋唐起就是皇家贡品独特的“闷黄”工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岳阳黄茶融汇五大茶类工艺之大成,有一茶抵五茶的美誉。而君山银针,就是岳阳黄茶的代表。

君山银针很贵,90克的君山银针金镶玉售价5000元,合两万八千一斤。    但好茶者依然对君山银针趋之若鹜,这篇文章就来告诉你,为什么君山银针这么贵。




—1选料:从源头起确保品质—


君山银针产自风景秀美的岳阳君山岛原料选自岛中茶场只采摘明前嫩芽
严格遵循“九不采”标准




上品君山银针,只在清明前后的短短几天时间内采摘。银针茶全部由芽头制成,采摘时,要求每个芽头芽长25-30毫米、宽3-4毫米、留叶柄长约2毫米,芽头要肥壮重实,5万个芽头方能制成一斤成品。熟练的采茶工,一人一天也只能采茶叶200克。往往1亩茶园,茶芽的产量也只有20公斤左右。

—2 制茶:传承古法工艺—






古法传承,历经八大工序,保证每一片茶叶的品质独特的“闷黄”工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杀青
斜锅先磨光打蜡而后投入嫩芽精确控火,锅温“先高(100~120℃)后低(80℃)”
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前后重复5分钟,芽蒂萎软,涩气消失,初步发出茶香

摊凉
杀青的茶叶,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扬簸数次,散发热气手工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

把簸箕置于炭火上温度掌握在50~60℃,烘烤20~30分钟至五成干



复摊凉


与摊凉步骤相同


初包
初烘叶稍经摊凉,即取牛皮纸包好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

复烘
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复烘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

复包
形成黄茶金黄的色泽和醇厚茶香的关键工序
工序与初包类似,历时20小时待茶成,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
焙干

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公斤焙至足干止

需经过八大古法工序,全手工制作,历时三到四天。采摘下来的茶叶才能由一颗颗嫩绿的茶芽变为芬芳馥郁君山银针。君山银针是半发酵茶,发酵不充分,则还是绿茶;发酵过头,就变成了红茶。现在,能熟练掌握君山银针制茶工艺的不超过3人。
这是时间的艺术,是人和微生物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历经多重古法,优中选优,才能叫黄茶极品——君山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