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茶品质,无论是茶、酒还是一碗老汤,对于厚度的感受都与我们的个人感觉有关,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学习。一杯茶中含有许多物质,但并非所有物质都能体现出厚度。即使水浸出的物质数量较多,也可能无法感受到其厚重。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厚度与茶多酚的关系并不大。通过一个简单但不太严谨的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点。在对比普通寿眉白茶和补拙堂高海拔1314春寿眉白茶时,即便后者泡得更浓稠,其实际体积也未必就能达到前者的丰富感。但从水分释放量来看,泡得更加浓缩的白茶理论上应该会更多,但在品尝过程中,却可能感到苦涩且口感单薄,与补拙堂1314春那醇香满溢的情形相去甚远。或许正如我们所料,虽然可溶性糖对于形成高度触觉有一定作用,但它似乎并不是决定因素。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这种感觉?研究表明,那些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糖类,如葡萄糖和果糖,以及其他可溶性化合物,如淀粉和果胶,这些都是提升粘稠度,并因此产生那种绵密而满足触觉体验的一系列化合物。此外,还有氨基酸,它们提供了一种协助增强我们对液体高度深刻印象的手段。这些成分既来自原料选择,又依赖于后续加工过程。
首先,在原料方面,季节和树龄对其中含有的可溶性糖类及氨基酸量影响重大。在春季新鲜采摘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而秋季则是可溶性糖类含量增加的时候。而随着树木年龄增长,可溶性糖类及氨基酸比例也逐渐升高,使得越年长之树所生产之产品,其滋味愈显复杂而醇郁。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于最终产出的质量也有其独特贡献。当经过萎凋、摊晾等步骤时,由于水解酶作用,可溶性糖含量将进一步增加。而杀青、萎凋阶段温湿环境下加速反应,不仅促进了这一变化,而且揉捻过程中由此产生大量黏性的果胶成型,从而影响到最后呈现出的高度。此外红酒发酵与黑色烹饪均能有效提高可溶性糖生成,从而提升整体产品高度。
对于任何一款佳肴来说,无疑拥有某种程度上的“厚”属性可以极大提升其级别,以至于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无形之功绩,一种超越味蕾直接触碰心灵情感的事实。我猜想,这样的效果可能源自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将那些视觉上不会引起刺激但具有黏性的材料——如果胶——置入饮用介质中,它们起到了遮蔽效应,就像摄影师使用减光镜片降低光线强度,让原本刺眼的地方变得柔和;其次,这些特殊材料还为咖啡因与唾液蛋白结合带来的干燥提醒提供润滑效果,从而减少干涩后的不适;最后,当这些材料附着在舌尖之后,与其他甘甜元素(如低浓度咖啡因)以及气息共存,它们共同塑造出回味无穷且持久美妙瞬间。这一切,都让人沉醉其中,就像是踏入一个完全不同世界般奇妙的心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