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种茶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武夷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品质优异、种类多样的武夷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和非物质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有形的茶艺、无形的茶技及文化理念等。
武夷岩茶自有传颂以来,其历史演变至今已2000余年。从汉朝到清代,再到现代,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产制方式和品种选择。以下是对其历史演变的一些简要回顾:
汉朝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国,将其居民迁往江淮之间。当地官员将武夷山产的茶献给汉武帝,从此开始了武夷山纳贡之风。但史志中未见汉代 武夷山产 tea记载。
唐代
唐玄宗于784年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道教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之一,而佛教寺庙也在这里兴建,使得名声日高。
宋代
武夷山处于兴盛时期,以龙团凤饼为主导品种,并成为纳贡选品和游艺项目。
元代
元世祖忽必烈赏识来自福建路招讨使行右副都元帅高兴献送的“石乳”(即当时称呼的某一种烘青或炒青绿茶),并由高兴监制贡 Tea。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加大生产规模,但出现了大量荒废的问题。
明代
朱元璋诏令改制散 Tea,由蒸春团饼逐渐改为晒青、蒸青散法,并最终发展成炒青绿 Tea,更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此外,还有一段关于明末至清初形成乌龙Tea工艺流程的事迹,是我国Tea工业领域的大发展,也促进了Tea业界人士对于不同地区特色的了解与研究,如徐火勃《Tea考》所述,“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Tea为业”。
清代至今
清初崇安县令殷应寅率先形成岩 Tea(乌龙)制作工艺;同时还创制出了小种红 Teas,即正 山小种红 Teas,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标性产品。
新中国成立至今
武夷山市区面积达10万亩总产近1000万斤,比1978年的生产量增长13倍以上,与1948年的总产相比更是巨大的飞跃。2002年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3年获国家文化部“中国Tea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6月,被确认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提升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同时也让这座城市成为世界级别的特色旅游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