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工夫茶的世界里,有一款被誉为“闽茶王”的奇枞大红袍,它不仅味道清香可口,且有祛病化痰之功,被列为奉献朝廷的贡品。据说原只有一株,产于武夷山天心寺。在这名山之上,独得山川灵秀之气,所生产品清醇隽美,与众不同。

这个“奇枞大红袍”,孕育了传奇性的动人故事。相传在武夷山清心寺后,最上岩的九龙窝,良久良久以前,一株奇树长出。这株树受自然甘泉之润泽滋润、呼吸着清新的雨露阳光,其原叶有曹自然特异香质。天心寺中的老和尚深知此奇枞之可贵,但处于岩峭壁之上,一般的人是不轻易上得去的。他养了二只猴子,让它们采摘嫩芽,再由他精心制作,这样就成为了珍品。

由于茶叶取于石者上,因此初名“岩茶”。老和尚特别珍重它,将其留作款待官绅名士之用,因为它的效应极佳,不久被朝廷定为贡品。据说后来有一位国王病重,他御医荐用天子将国王病治好,因此国王非常感谢打动,就赏给制茶者一袭大红袍。老和尚无心领此厚赐,就把这红袍盖在茶树上,因是因此后制成的茶品,也就称为“贡品大红袍”。

潮州凤凰山上的鹪咀也发生了与“王”字相联系着的故事。这类乌龙种,又名待诏茶,如今浪菜、水仙等都是由七百多年的宋种tea tree繁殖下来的。“鹪咀”因为形似鹪咀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由凤凰鸟衔来的茶枝繁植形成。一经冲泡,香气浓烈、汤色金黄,又耐冲泡,是所以喜爱的一种乌龙。

四年前,凤凰鹪咀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会获得银质奖,在国际市场走俏。此外,还有岭头单丛白叶因制作方法不同又形成多个不同名称,如肉桂香、月季香等,以至于成为国家重要宴请嘉宾用的珍品,被誉为“国宾茶”。

最后,我们再回望那两片土地——潮州与漳泉唇齿相依——虽然风土民情各异,但那些古时栽培并改进技术治理过的大红 袍 与 鹪 咀 却同属乌 龙 种,本 是 同 气 连 枝 的 伙伴们。而这些经过精心制作后的宝贵遗产,现在远销到台港、日本;甚至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地,为人们带来了健康生活的小确幸,同时也是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