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与大红袍的故事:探索自然中的乌龙茶品种之谜
在潮州,这里的工夫茶被誉为“王”,其中最上品被称作“贡品大红袍”。据说这款乌龙茶只有一株原树,产自武夷山天心寺。它独享山川灵秀之气,所生产品清醇隽美,与众不同。不仅味道清香可口,还有祛病化痰之功,被列为奉献朝廷的贡品,声价百倍,因而被誉为“闽茶王”。
谈到这款“奇枞大红袍”,它孕育出传奇性的动人故事。相传在武夷山清心寺后,最上岩的九龙窝,有一株奇树受自然甘泉之润泽滋养,呼吸着清新的雨露阳光,它原叶有曹自然的特异香质。天心寺中的老和尚深知此奇枞之可贵。他养了二只猴子教给它们采摘嫩芽,再由他精心制作,最终成为珍品。
此外,潮州凤凰山的鹪咀茶,也发生了与“王”字相联系着的故事。这类乌龙茶同样是名贵产品,又名待诏茶,现在浪菜、水仙等是由一株七百多年的宋种茶树繁殖下来的。鹪咀制出的茶品形状美观、条索紧卷匀称、光彩油润,一经冲泡香气浓烈、汤色金黄,是耐冲耐泡且受欢迎。
四年前,这款鹪咀还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会获得银质奖,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而现在凤凰单丛因为制作方法不同形成多个不同名称,如肉桂香、月季香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风味和魅力。
最后,由于鹪咀名字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因形似鹪咀得名,而另一种则源自凤凰鸟衔来带叶的茶枝繁植。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名山峻岭,以及人们对其栽培改进技术治理,不断推陈出新,使这些乌龙种成为了世界各地宝贵资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