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与大红袍的故事:探究自然中的绿茶与青茶区别与功效

在潮州,工夫茶以其独特风味而闻名。笔者在闲聊时,偶得关于这两种珍贵茶品的历史资料,将它们视作“家珍”,并将这些信息分享给那些寻求佐餐佳肴的人。

潮人深爱冲泡工夫茶,并将武夷山和广东凤凰山的产品视为上品。武夷山的贡品大红袍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这款独一无二的乌龙茶只有一株原树产于天心寺。在那片神圣之地,这些植物吸收了灵魂般纯净的地水气息,从而产生了一款清醇可口、且具有祛病化痰效果的佳肴,它甚至被列入朝廷贡品,价值百倍,因此被誉为“闽茶王”。

关于奇枞大红袍,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一棵特殊香气涌发的小树长在武夷山上的九龙窝里,那里的岩石表面生长着这种特殊叶子。天心寺中的一位老和尚深知此物珍贵,但由于它位于悬崖之上,不易采摘。他智慧地养了两只猴子教他们如何采摘嫩芽,然后再精心制作成一种珍稀产品。当初因取自岩石之上而命名为“岩茶”。老和尚对此尤加重视,将其留作款待官绅及文士之用。此外,由于这款高效药材不久便被定为朝廷贡品,而普通民众只能望眼欲穿。

据说有一位国王生病,医生推荐使用这一特别制成的乌龙茶,最终治愈了国王,他因此感激不已,赠予制作者一件鲜艳的大红袍。虽然老和尚本意是拒绝,但最终将这件衣服盖在那株宝贵的大树上,所以生产出来的是所谓的“贡品大红袍”。至今市间流传开来,“大红袍”则是由后代不断繁殖出的新版本。

除了这个故事,还有另一种同样受欢迎但又不同趣味的是鹪咀乌龙——也称待诏或浪菜等。这一类乌龙出自七百多年的宋代遗留下的古树,被尊称为“烹饪界之皇帝”。它呈现出美观且紧致卷曲形状,一经冲泡释放浓郁香气,有金黄色的汤色,是耐冲泡又难忘记的一个选择。

四年前,这种鹪咀乌龙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会获得银质奖,在国际市场中迅速走俏。而现在凤凰单丛因为不同的制作方法也有多个名称,如肉桂香、月季香、黄枝香单丛等,其中岭头白叶单丛更是成为国家级宴请嘉宾时选用的珍宝,被誉为“国宾茶”。

至于鹪咀名字来源,有两种解释。一说因为形似鸟嘴得名;另一说源于南宋末代小天子赵bǐng逃到凤凰山时,一只飞来的凤凰鸟带来了一个带有叶子的茎,让他解决了口渴问题,此后剩余的一半茎就在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了今日所见鹪嘴 茶。

尽管如此,无论哪种解释,大红袍与猿、大红袍与鸟儿,都离不开崇高的地方,以及人类发现、栽培以及不断改进技术治理的手段,这才决定了它们今天的地位。大紅裙與鵑嘴,這兩種烏龍都擁有獨特風味,並且都能遠銷海外,其營養價值高達防止霜冻、止痛去積促進肌肉恢復等功效。此外,由於含碘元素,也對抗癌症有效,因這樣它們成為「皇冠」也是理當稱譽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