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名为大红袍的枞茶树生长,其石刻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字样。这里的自然环境极具特异性,造就了大红袍独有的品质。大红袍现有6株灌木茶丛,每株叶质较厚,芽头微泛红光。传说中,“大红袍”因一位皇官感谢而得名。

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通过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培育,大规模生产已可行。采制与其他岩茶相似,但更精细。大每年春季采3-4叶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等步骤制成。“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结、绿褐鲜润色泽、橙黄明亮汤色及绿叶镶边美观的大片叶子。香气馥郁,有兰花香且持久,“岩韵”明显。

关于“大红 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传说。一穷秀才病倒于此地,被天心庙老方丈用这碗茶治愈后成为状元,并被招为东床驸马。在感恩之时,他带着这三株嫩芽向皇帝进贡,以此治疗皇后的疾病。这三株茶树就被称作“大红 袍”,并在石壁上刻下了三个字。

冲泡七八次依旧能保持原味,是一款耐冲泡且桂花香浓的大师级佳茗。大紅袍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让人们在享受其中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时代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