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茶的制作工艺,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画卷,其过程分为六个关键步骤:萎凋、做青、炒青、揉捻、毛火和足火。每一步都需精心挑选开面茶3至4片,确保其新鲜无损。萎凋阶段采用日光照射,而传统的做青则依旧是手摇法,但现今多数采取综合机器进行,以提高效率。炒青则分为初期和后续两个环节,并与揉捻相结合,揉捻同样有初期和复习两部分,之后进入毛火阶段,即所谓“走水焙”。在“走水焙”中,大红袍茶叶被放置于不同温度的烘箱中先高温再低温烘干,一旦达到七成干便进行摊凉,这一过程通常持续5小时左右,最终进入足火阶段。

在足火期间,大红袍茶首先在90至100摄氏度之间进行1至2小时的初级烘焙,然后降低到70摄氏度文火慢烤,这种特殊处理有助于促进香气发酵并增强滋味,使得大红袍茶具备耐泡且能隐藏其内涵。大红袍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具有坚实的条索结构、高油润色泽,以及浓郁如桂花般芬芳的香气。在岩骨花香与醇厚回甘口感之间交织,它展现出独特而深远的情趣,让人难以忘怀。此外,大红袍还因其明显岩韵以及独特而持久的香味而受到推崇,不论冲泡多少次,它都能保持原有的风味,从不失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