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钟灵毓秀地,古茶飘香迎贵宾。5月13日下午,“太极古茶杯”贵州省首届古树茶加工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古树茶斗茶赛在七星关区落下帷幕,先后经推选、专家评审、现场评审等环节评比,最终红茶类、绿茶类等两大“茶王”从近100只茶样脱颖而出。
大赛现场
贵州是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特征的茶叶产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作为贵州“五张名片”之一贵州茶,2006年开始每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以上,经过十多年努力,茶叶种植面积达约700万亩,已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茶叶基地。本次技能大赛暨古茶树斗茶赛举办地的七星关区具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据《华阳国志》《茶经》等有关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的平夷县(今七星关区一带)就种植、制作、饮用茶叶,清代还出产了著名的“太极贡茶”,茶叶独具特色,品质极佳。
美丽乡村茶园地
为进一步助推贵州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宣传贵州古茶树资源、提高古树茶加工技术水平、传承古树茶加工工艺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培育大国工匠提供古树茶加工交流学习平台,宣传推广贵州古树茶知名美誉度、彰显完善茶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我省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组织了本届赛事。通过技能大赛的举办,更好地提高古树茶加工技能,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绿茶、红茶“茶王”的诞生也将为贵州茶标准树立新了“标杆”。
业内人士表示,贵州有1500多个乡镇,将近400个乡镇是种茶的。专业村庄占乡镇数三分之一。在400个乡镇中,上万亩的茶园以乡镇为单位的有200多个,以村为单位的有100多个。专业的村庄、专业的乡镇、专业的县是贵州茶园的主力。此外,贵州88个县,其中茶园重点县有42个,占到一半。
本次赛事举办地七星关区多为酸性土壤,日照多、无霜期长,特别适合茶叶生长。近年来,该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已成规模、并产茶的茶园有杨家湾镇周驿茶场、青场镇初都茶场等茶场共计3万亩,新打造的茶叶基地10万余亩。在发展茶产业的同时,让越来越多农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参赛选手制茶中
据介绍,本次大赛围绕“传承弘扬茶技艺挖掘培育茶工匠保护利用茶开发助推扶贫茶攻坚”这一主题,比赛全程使用采用密码编号、密码评审、评分,无论是专家评审还是现场评比,均在不知茶源的背景下进行,评审专家均为省外专家,确保了比赛的公正、公平。
通过两天的角逐比拼、评选,技能大赛红条茶和绿茶(毛峰)赛项分别评出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秀奖各6名,古树茶斗茶赛分别评出古树红茶和古树绿茶“茶王”各1名、金奖各1名、银奖各2名、优质奖各3名。安顺市代表队包揽红条茶、绿茶一等奖,七星关区太极茶叶种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贵州省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获得古树红茶、古树绿茶“茶王”荣誉。
制茶比赛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