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宁静的山林中,我跪拜于经殿香雾之中,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将石子投入心湖,禅乐有音,愀然空灵。沉沉吟来,蓦然听见所诵真言,一如佛之告诫,摇动所有笺筒,奏响所有梵音。仿佛叩首匍匐在山路,为祈福,为超度,为修德,为向来世升起风马,转山转水转佛塔,偈语相伴天涯。

赤子虔诚,万望垂怜。禅之魂,以其厚重,予红安以静心。

弘法之舟楫,以音乐为媒介,在中国佛教有悠久的历史。天台禅乐始于1998年红安太平寺,并在2003年创建天台寺时正式提出天台三禅:禅乐、禅茶、禅林。形式上,以小提琴为器乐的主旋律;节目形式,则是独奏、协奏、歌唱、舞蹈,以及朗诵和讲故事,这种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让人感受到了无限魅力。

想来,无论何种音乐,只要不偏离佛教精神,又能给观众带来喜悦,便可归于“普度众生”。大雄宝殿里有一架三角钢琴,这在世界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大门。

绣鸳翔沥水·金雀跂屏风

那一年,我摘雪为烛,加星作盏,不为玉琼空明,只为拈针绣衣伴君行。十指夸巧,但不作俭妆;灵手绣心,如鸟语花香。在楼宇纷纷眺远方时,我也念及情郎,或许他亦思念我;只道是情针意线绣不尽,却又如此细腻和密密相连,将这份深情寄托于丝线间。

绣之魂,以其细腻予红安以暖意。介绍红安绣活,是源远流长的一种民间文化行为。一句“红安无女不绣花”,便表达了这一地区妇女们对织造鞋垫这种日常生活用品与民俗艺术品的热爱。在汉代至明清时期,这项技艺达到了鼎盛状态,每个鞋垫都充满了才艺与智慧,同时也是男女之间传情信物的手段之一。

目前,由于保护工作略显停滞,我们需要积极倡导,加强保护,让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永续发展下去,让每一个鞋垫背后都承载着更多温馨的人文关怀和美好的愿望。

荡腔锣鼓·沧海尽成空

那一刻,在繁华市井间,我驻足聆听荡腔锣鼓,它们像是鞑靼人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了雄浑的声音。在烽火硝烟交加的时候,它们似乎变成了夜晚中的暗影,一声声回响穿透了战乱年代。而在良辰美景下,它们却如画眉一般遥望着,那些悠扬的声音仿若山黛正浓,使人难忘地沉醉其中。

锣鼓之魂,以其铿锵予红安以风骨。当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他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其中包括荡腔锣鼓。这项技艺随后流传至今,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其独特性体现在10名男子边吹边打边唱的情景上,他们描述的是古老战场,也描写的是汉族民间生活中的温馨瞬间,使得这项活动既激昂又温馨,是一种特别难得的情感交流方式。

老君眉茶·梅花雪

那一刻,当我闭目凝视素笺案牍之前,不是为了诗赋,而是为了拾取茶叶中的芬芳。我寻找那些含蓄蕴藉的味道,就像青梅煮酒那样,用分量去享受每一次轻抚舌尖。那份幽深而又清澈,是一种能够触摸到内心最柔软处的情感共鸣——百态周容,无需宣扬,而直接融入汤中,与每一个人共同分享这份淡雅与高洁。

茶之魂,以其幽远予红安以柔软。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有贾母对妙玉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答:“知道,这是老君眉。”老君眉茶,就是湖北省紅 安县特产的一种珍贵绿色长毛茗类黑tea外形独特美观且内质色香味优异,是真正值得收藏并享用的佳肴之一。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