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悠扬的青砖茶香与历史的回响交织在一起。羊楼洞,不仅是中国青砖茶和米砖茶之乡,更是兴盛达两个世纪的欧亚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这里,古瑶民族开垦出一片片繁茂的茶园,为后来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窑山及周边地区,是古瑶文化发源地。遗址如石屋、石寨、石桥等,如同穿越时空的小径,让人感受到那份久远而坚韧不拔的情怀。而那些成片的古茶树,也似乎在诉说着瑶族先民曾经在此种植与繁衍生活的一段历史。

唐代就被朝廷辟为“园户”,随着商人的驼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亚,这里的砖茶被誉为“天下第一”。明清之际,“丝绸之路”变成了“砖茶之路”,各国商队源源不断地将羊楼洞的大名输往中亚、欧洲。这一切都离不开朝廷对贸易政策和晋商对全球市场策略无所不能的手腕。

那么,是谁最早开启了羊楼洞这片遥远而璀璨的地带?答案来自龙窑山上的主人——古瑶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种,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在这里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和一杯杯芬芳四溢的青砖红泥。

《太平寰宇记》记载:“鄂州蒲圻、唐年诸县,其民……唯以种tea为业。”这一点充分证明,唐宋时期羊楼洞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而其中尤以种植叶子更显得特别重要。此外,还有元代之前,龙窑山及周边山区汉瑶杂居,一直到战乱导致许多人南迁,但部分仍留于此地,他们或许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内冲村居民,那些守护着家谱与习俗的人们,或许正是这些血脉相连的心灵连接者。

2001年10月8日,中国(广西)瑶学会发布了《龙窑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确认龙窑山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一个聚落。而2017年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咸宁市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羊楼洞、龙窑山等地正是在这个名字背后的核心区域,这里的每一块土,每一条小溪,都见证了一个个未知但令人向往的地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生命意义和自然美丽的大画卷。

就在采风团走进深邃如墨的大坪乡内冲村时,我们遇到了袁铁坨,他是一位热心向导,他带领我们走过那些被时间洗礼过无数次的小径,最终来到了梅池村,那里的千年银杏树下,我们合影留念,同时也开始探寻那条隐蔽且曲折的小道——一种通往过去岁月的小径,以及通往未来梦想大门的一扇门。它连接的是什么?它讲述的是什么?

当夜幕降临,我们围坐在火炉旁,无声共享着那个午后的阳光,那个傍晚中的烟云,而那个深夜中的星辰。那是一个关于好客与善良,没有言语却满含情感;关于勇敢与智慧,没有文字却写满史诗;关于生命与希望,没有声音却回荡永恒的声音。这就是我们的旅程,这就是我们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歌唱吧!

让我们踏上这场穿越时空旅行,将心灵投放到这个世界最美好的角落,即使没有语言,只要有爱,就足够交流;即使没有文字,只要有信仰,就足够引导;即使没有声音,只要有梦想,就足够激励。在这个地方,你听到的不是别人的话,而是你自己心中的呼唤。在这个地方,你看到的不是别人的面孔,而是你自己眼前的景色。在这个地方,你感受到的是不是别人的温度,而是你自己体验到的温暖。你是否愿意成为这一切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