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垣,出生于1942年12月,籍贯安溪县,是一位在茶叶质量评审、工程技术和茶叶品鉴领域享有盛誉的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师、高级茶叶加工师和安溪铁观音集团总审评师。他的名字常常与“百岁不老人”联系在一起,因为他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的秘密,为其制作和审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评茶大师。

记者最近访问了这位老者的家中,通过对话揭开了他知识宝藏和人生芳华的神秘面纱。李宗垣将自己的生命经历分成了三部曲:从1962年毕业后开始工作到1980年代,他致力于研究铁观印,看青做青技术,并发表多篇科技文章;第二个阶段是1993年至2006年的时间里,他积极参与各种茶事活动,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茶王赛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整理出版了一本关于《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鉴》的书籍;第三个阶段则是从2006年起,他继续致力于推广传统工艺,同时也关注现代市场需求。

李宗垣回忆起自己过去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1982年实施生产责任制时农民对于如何种植和制备乌龙茶有着迫切需求,以及2002年的全国高级评茶师考试,那时连续备考7天7夜,最终成功通过考试后的满足感。

谈到著书育人的过程,李宗垣表示被授予“泉州十大贡献人物”的荣誉只是对他一生努力的一个认可。他认为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对名利并没有什么追求。

对于评价题目中的问题,“拼配”是技术,“文化”是促进动力。李宗垣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其实审评也不断在变,要结合市场甚至要能够指导生产,提高生产力并促进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因此,无论是在香气、滋味还是韵味方面,都应充分体现出安溪铁观音独特之处,但同时也需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如通过拼配来提升产品质量,使其保持稳定性,同时创造品牌、统一价格、稳定客户等好处。此外,还应该加强宣传推广tea文化,以此作为促进产业发展最大动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