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生活报:您在安溪县工作了多年,特别是在铁观音的制作和审评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能否谈谈您的工作经历?
李宗垣:我从1962年毕业后就一直在安溪茶区工作,先后担任过茶站技术员、茶叶公司审评科长、特种名茶包装厂厂长等职。我将我的人生经历分为三部曲。第一部曲是从1962年到1980年的时间,我边做边学边研究;第二部曲是从1980年到1993年的时间,我开始发表科技文章,并且担任一些学校的茶叶班教师,在县及乡镇办的茶叶培训班讲授;第三部曲是从1993年至今,我参与各种茶事活动,并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
海峡生活报:您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
李宗垣:有一次在湖上乡讲课,来了一百多个农民,他们全静静地坐在地上,我连续讲二三个小时,他们没一个站起来。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此外,当我2002年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时,只有4个人通过考试,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成就。
海峡生活报:您被誉为“泉州十大贡献人物”时,您怎么看待这一荣誉?
李宗垣:这只是一项荣誉,对我一辈子的努力算是一种认可。我觉得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对名利并没什么追求。
海峡生活报:您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中关于铁观音审评的问题?
李宗垣:“拼配”是技术,“文化”是促进动力。随着市场变化,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审评标准,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来指导生产,以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社会效益。
海峡生活报:除了拼配,您还有哪些建议来保护和发展安溪铁观音?
李宗垣:“产品、品牌和文化”是我们发展安溪铁观音所需关注的事项。我们不仅要研究提高产品质量,还要创立品牌并推广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这个传统工艺得以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