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常见问题100问:千两茶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千两茶是一种黑茶品种,创始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地区。它以每卷(支)的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又被称为花卷茶。该茶呈圆柱形,每支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公斤。主要销往国内广东省、港台地区以及国外的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市场。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在此之前,陕西商人将采购的散装黑茶踩压成包运回陕西,以减少体积和节约运费。当时这种踩压成包的黑茶称为“澧河茶”。后来,晋商“三和公”对此进行了改进,将重量100两散黑茶踩压成圆柱形的“百两茶”。再次改进后,在清同治年间,将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现在我们所知的大型圆柱形“千两茶”。

选用的安化优质散黑叶为原料;在外观上,将散叶筑成圆柱形;在外包装上采用三层包装以保证更优质和卫生;在加工工艺上,更注重踩压技术与技巧,使得每一次制作都更加精细。千两 tea还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其中祁州卷产量较多,而绛州卷产量较少。

由于制作过程完全依赖手工,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因此白沙溪 Tea Factory 在1958年停止了生产。但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技能,不断地努力恢复其生产,并最终获得国家专利。在2014年,该厂参与了一项探索发现栏目,让世人了解到这份珍贵的手工艺。

喝下一杯这个深厚历史底蕴背后的古老香气,或许能感受到那份岁月沉淀中的智慧与情感,但请记住,这不仅仅是一种饮用方式,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故事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