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一茶就是个坑,陈皮非橘子皮也非橙子皮,竟是一壶一茶陷阱。市场上的陈皮种类繁多,最出名的新会陈皮,以新会特有品种茶枝柑为原材料制作。而四川陈皮以大红橘为原料,不仅产量低,而且在市场上见到的不多。此外,还有广东四会陈皮用四会柑的皮、福建陈皮用福建蜜橘的皮,以及行柑、焦柑等。

然而,人们往往以为把橘子晒干就是可以用的“陳”,但实际上,只是晒干还远远不够。中医称之为“橘子”、“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使用 橘子肉或其鲜切片,因为这些都含有较高浓度的挥发油,对人体刺激性强,而且营养物质不足。

真正有效的是经过长时间(至少三年)的“陳化”过程,这个过程内含营养物质发生转化,黄酮类增加,而挥发油成分则降低,从而改变了药性的刺激性,使其变得适合入药。所以,一般认为只有经过足够长时间“陳化”的才算是真正的 陳,但现在市面上的许多所谓 陈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它们可能只是简单晒干过的一般果蔬,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