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手工壶”的概念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传统上,“手工制”紫砂壶意味着除了那些质量不佳的“灌浆壶”之外,所有紫砂壶都是由手工创造的。更准确地说,这包括了通过拍打和捏塑等手法制造身筒、精心雕琢壶盖和钮扣等部件的手工艺品。
然而,在现代市场上,“手工壶”的说法可能带有一定的误导性或是商家为了销售而做出的含糊其词。如果我们将其字面意思解释,即指完全依赖双手进行制作,那么使用模具制作的紫砂壶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全手工制”。就像茶叶分类中的机制茶与手工制茶一样,紫砂壶中采用机械代替人力操作的部分才被称为非手工制品。而即使使用工具辅助,只要整个过程仍然以人力完成,那么它仍然属于“纯粹的手工作品”。
如果按照这种极端观点来评估陶瓷艺术品价值,那么许多世界级名器都必须从博物馆中移出。这显得有些过于苛刻,因为人类历史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文明中,模具一直是制作陶瓷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紫砂艺术领域,就连著名艺人潘春芳也提到过古代用到的模具。
实际上,制作一件高质量的紫砂壶需要多种多样的工具,其中模具只是其中之一。借助模具仅仅是对一些结构特征塑形的一部分,而没有任何人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来完成如此复杂且精细的手工作业。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模具成型”,它在大规模生产或者工程量较小的情况下是一个高效可行的选择。此外,还有如七老王寅春这样的高水平艺人,他们甚至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复杂模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老一辈名家的技艺得到了恢复,而且年轻一代也开始学习这些传统技艺,以拍打身桶这一古老方法来创作独特作品。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语境上的虚假宣扬,比如将简单的一步拍打升华为全面的“全手工制”,这违背了语言学规范,更应尊重事实和技术本质。此外,如果拍打出来的作品确实超越了模具成型所能达到的水准,并考虑到成型过程中的困难以及产量有限,其价格自然会比普通产品更高。不过,我们这样表述是否公正,还需进一步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