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茶文化的氛围中,“手工制”紫砂壶的概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除了那些质量极其低劣、仅仅是金属浇灌成型而已以外,所有紫砂壶都是由人手制作出来的。然而,若要更准确地描述这种艺术品,我们应该说它们是通过手工拍制身筒、精心打造壶盖和壶钮而成。这就是所谓的手工拍制或全手工制壶。

随着对紫砂艺术品兴趣日益增长,这种称呼被更多的人使用,但也带来了混淆不清的情形。在市场上,有些销售者为了推销产品,将“全手工制作”、“纯手工制作”等标签加到价格上来,这让一些传统艺人的脸色变得难看。他们提醒我们,要区分真正的手工艺品与只是利用模具制造出来的商品。

那么,“手工壶”的定义是什么呢?它意味着从头至尾都完全依赖于双手劳作,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如果将模具视为一种工具,那么使用模具制作出的紫砂壶同样可以被归类为“非 手工”。即便在某些步骤中借助工具,只要整个过程还是以人力完成,那么这仍然是一件“全手工作”。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逻辑来衡量一件陶瓷作品的价值,那么许多世界级名器名物恐怕都会失去它们的地位,因为它们都曾经使用过模具。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多次文明都已经证明了模具在陶瓷制作中的重要性——它既不是新鲜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事物。

创建一个美丽且独特的紫砂壶需要各种各样的工具,而其中的一个就是模具。不过,即使如此,它们并非单一存在,也不应成为批判其他方法的一种方式。不妨客观地看待这一点:对于大规模生产或工程简单的情况,用模具成型是非常合理和高效的一种做法。而且,还有一些高超技艺如翻模,都能够创造出精美绝伦的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老一辈的大师们恢复了古老技术(这些技术,如杨彭年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中记载),现在四五十岁甚至更年轻的人也能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并用它们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手感丰富作品。此时此刻,对于能否只凭一双巧妙的手就完成整个过程的问题,我们应当更加谨慎考虑。在语义学规范之下,将一个简单的步骤抬高到“全手工作”,显然是不恰当也不公正。但如果真的是因为采用古法,更难更费时但产量有限,所以价格自然会因此而升高,我们则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