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种茶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武夷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品质优异、种类多样的武夷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和非物质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有形的茶艺、无形的茶技及文化理念等。
武夷岩茶的八次历史演变
1.汉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并诏令将闽越民举迁江淮之间,以虚其地。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但史志中未见汉代武夷山产茶记载。考古发现显示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tea壶、tea杯,证实汉代闽越国先民种植饮用的事实。
2.唐代:唐玄宗于784年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道教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据林祥瑞、刘祖陛《福建简史》记载:“唐代福建的土特产就是山区的青团饼和沿海的大盐”。当时还出现了品味高雅且制作精细的地段绿团饼。
3.宋代:在此期间,主要制作龙团凤饼,并形成了“斗茶”的盛行,这不仅是纳贡选品,也成为了游艺项目。在儒学思想影响下,对待生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使得这项手工艺更加精细化。
4.元代:主要制备蒸春团饼,然后逐渐改为晒青散制法,最终形成炒青绿制法,大幅提高产量和质量。此外,还有一些小规模试验性的新产品如烘青松萝等出现在这个时代。
5.明清时期:明初废除了龙团制度,而后又恢复并加强;清初则发展出了乌龙类型,如著名的小种红色烟叶(正山小种)。同时,由于战乱影响,该地区一度停滞不前,只能依靠传统技术维持生产水平直至20世纪中叶才开始逐步复苏并取得新的发展成果。
6.现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一些专家学者致力于对传统技术进行现代化改良,同时建立起专业机构以提升品质标准。这一努力最终使得本土品牌如大红袍获得国际认可,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