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六大体系:解密中国茶叶的制作奥秘
喝了那么多年的茶,你是否对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普洱等知之甚详?然而,了解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的茶类划分方法众多,依据制作方法和发酵程度,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0%-5%)、黄茶(轻微发酵5%-10%)、白茶(轻微发酵10%-20%)、乌龙茶(半发酵50%-75%)、红茶(全发酵80%以上)以及黑 tea (后发酵或重发酵)。
绿色生长在这里
绿叶翠茸,汤色清亮,这便是绿茶。占据世界市场七成,它是我国产量最丰富的一类。特点是清汤绿叶,与香气高、汤色明亮相得益于收敛性强的品质。而它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如抗辐射和防火等功效,使其成为春夏季节最佳选择。主要类型包括蒸青晒青烘青炒青,每道工艺流程从采摘到干燥都需精心处理。在代表作品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竹叶青中,我们可以体验这份独特风味。而冲泡时宜用温水,因为高温会破坏其中维生素C。
黄金闪耀
黄色的美丽
黄芽产生于杀青揉捻未完成,或干燥不足,让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品种——黄芽。这一种特殊处理使其拥有鲜亮色泽、高香气和甘醇滋味,同时还含有消化液,对脾胃有益。此外,还适合那些食欲不振或少运动的人群。
白茸毛覆盖
白 茶 不仅是一种颜色的象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切始于采摘细嫩芽叶,无需炒制或揉捻,只需日晒或文火烘干即可完成。以此保留下自然形态与白茸毛完整,形成一股清新的香气与甘醇滋味。此外,由于含有活性酶,它对于三高人群尤为适宜,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血糖平衡,并具有退烧效果.
乌 龙 茶 —— 中间地带
红 色 热情燃烧
黑 色 深邃沉默
篇幅有限,我们今天就此告别,将在下期继续探讨剩余两大体系,以及他们各自独特的魅力。不妨借《一片树叶的故事》纪录片来深入了解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球上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