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喝了这么多年,你可能听说过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普洱,可你知道茶叶的六大体系是什么吗?他们又是依据什么进行分类的?中国茶类的划分有很多种方法,根据制作方法和发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0%-5%)、黄茶(轻微发酵5%-10%)、白茶(轻微发酵10%-20%)、乌龙茶(半发酵50%-75%)、红茶(全发酿80%以上)和黑茶(后发酰或重复加温)(敲重点:分类方式不是根据颜色和味道区分的,不要再记错啦!)
绿 tea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它具有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明亮而醇美,有很好的防辐射、去火、去暑抗衰老效果。主要类型包括蒸青绿茶、晒青绿tea、大青毛尖等。
黄 tea,由于杀青揉捻不足或不及时形成了新品种,这些特点使其含有消化酶,对脾胃好,是适合消化不良的人群饮用。主要类型包括黄芽tea、大芽tea、小芽tea。
白 tea,我国独有的产物,以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而成,无需炒制与揉捻,因此保留了完整自然形态。代表产品如白毫银针拥有活性蛋白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等功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触及了一部分内容,但每一种不同的处理过程都蕴含着丰富信息。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乌龙teas,红teas以及黑teas,以及它们独特的手工艺流程,每一款都像是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小故事。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吧!
最后,为那些对世界上最古老饮料充满好奇的人推荐一部纪录片《The Story of Tea》,这是一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小旅行,让你从根本上理解“一杯热水里的文化”所蕴含的情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