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六大体系:解密中国茶叶的制作与分类

喝茶已是多年的习惯,你是否耳闻过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普洱?这些名字对你来说并不陌生,但你了解过中国茶类的六大体系吗?他们又是如何被划分出来的?

中国在茶叶分类上有着多种方法,依据制作方法和发酵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六大类:

绿茶(不发酵0%-5%)

黄茶(轻微发酵5%-10%)

白茶(轻微发酿10%-20%)

乌龙茶(半发酨50%-75%)

红茶(全发酨80%以上)

黑茶(后发酨或重发酨)(注意:分类方式并非根据颜色和味道区分)

绿叶占据世界市场贸易量的70%,以其清汤绿叶之美而著称。特点包括色泽绿润,香气高,汤色清亮,滋味醇和而爽口。主要类型包括蒸青绿、晒青绿等。

黄色的部分则由于杀青揉捻不够或干燥不足形成,其特征是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适合消化不良者,对脾胃有一定的好处。

白色的部分由于采摘嫩芽,不经过炒制,以保持完整的茸毛形态,最终得名。它具有芽菜完整自然形态、白毫显露、高香气、高甘甜度且耐泡。

最后,还有乌龙、中红两大体系,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功效,这里就先介绍到这里,以待下一期继续深入探讨。

记住,一切关于饮食都需要知识来支撑,无论是选择还是享受。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观看《一片树叶——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系列中的“一片树叶——我国传统工艺”集篇,它将带领我们走进更深层次的世界,让你的每一次品尝都充满了故事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