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田静:一捧陶土留住年轻人,功夫茶具摆放图片展现其艺术魅力
在这座古城的寂静中,几乎能听到它的呼吸。田记窑的创始人田静走上街头,拿着手机拍了又拍,看着空荡荡的小城,她忧心着刚刚从田记窑学成出师的那些年轻人。他们是非遗技艺的未来,是农村变美、村民致富的希望。
2019年,这位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提案被提交。她建议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传习中心来搭建以公益为主导的公共平台;支持一些有条件的非遗手工技艺成立非营利公益技能培训机构,政府加大购买力度,让传承人培养更多农村青年传承传统手工艺。
田静曾经在2004年建立了“陶茶居工作室”,专注于制作茶具。在多年的技艺传承和苦心经营之下,“陶茶居”成为云南省驰名商标。她的工作室不仅提供免费教导,而且给予学员30块钱的一天补助,以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这项做法有效地鼓励了许多学员,并且帮助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从而能够谋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记窑”逐渐成为了一个复原紫陶制作流程的地方,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和游客,还培养出了300多位紫陶手艺人,他们现在都拥有稳定的收入。一群原本贫困家庭出身的人,现在因为掌握了一技之长而生活得更加安定。
面对疫情,这群青年制陶人的合作社也没有退缩。在田静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抱团取暖,用不到三个月时间成立了建水县紫玉雅陶文化有限公司,并通过电商平台打开市场,如今公司已经接到了几笔订单。
这些年轻人的故事,就是田记窑、“塔茶居”和“传习中心”的故事,也是关于如何用功夫般的手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农业振兴贡献力量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