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晒红这个词的理解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认为它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新概念。但事实上,晒红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干燥方式,对于红茶来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云南最早的一本制茶教材到最新版本的《制茶学》,都明确指出烘干是红茶主要的干燥方式。烘干后的红茶不仅香气浓郁,而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从老一辈茶人的口中,我们知道晒红实际上比烘干更为古老,其工艺历史远远超过了后来成为主流的烘干技术。

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我国为了推进机械化生产,导致机械化生产对红茶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烘干成为绝对主导。云南作为重要的红茶产区之一,其滇红制作方式也严格遵循这一思路。

随着晒青技术在业界声名鹊起,同样出自云南的地方,即便是晒红,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喜欢起来。因为它没有经过烘焙过程,因此行业内普遍认为,在存储过程中也能不断提升香气,并且越陈越醇厚,这体现了其高品质和长期陈放价值。

从品饮角度看,晒红更为温和,上火风险低,更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此外,由于不需要复杂设备,只需在天气晴朗时进行制作,就可以完成整个工序。这意味着晒紅保留了更多活性物质,而不是像传统紅茶那样完全依赖於機器設備進行製作與提香處理。

最大的差异在于发酵与加热:滇紅發酵後採用高溫烘乾來提取香氣;而 晾曬則採用自然日照曬乾,並且發酵偏重於氧氣輕度發酵,這樣既能保持產品中的活性物質,又能達成適量氧化,以此形成独特风味,最终使得产品拥有“古树”的特点,即香甜滑、蜜香丰富,并且随时间增加而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