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源于福建建州,唐代称“茗战”,宋代称“斗茶”。它是一种评判茶品的游戏,以点茶、点汤、吹泡为主要内容。宋代,还有烧香、挂画、插花四艺并称“四艺”。斗茶通常在规模较大的茶馆进行,前厅宽敞,后厅狭小,便于煮茶。参与者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一般十几人,但也可五六人,小则围观众多如今日之赛事热闹。斗者的藏叶轮流煮,每次互相评价以决胜负。

据文献记载,古代斗茶包括三大部分:斗品(品质)、行令(诗歌)、百戏(技艺)。斗品以汤色和汤花为标准,其中汤色应纯白或青白等;汤花细腻均匀,即可形成最佳效果-"咬盏"。早出现水痕为败晚为胜,有时适当水质也能取胜。

行令起源唐代,是一场文人的优雅文字游戏,如《五言月夜喝茶》等著名诗歌表达了这种生活情趣。而南宋时期的王十朋更是对此文化传承下去了其深远影响。在他的《万季梁与诗不再用前韵》中提到过自己讲解过这类故事,每会都有一个主题,让大家举例子,如果不能举出,就罚他们。

最后的是百戏,又称分茶,是一种展现泡制好的高级技巧的一种艺术形式,如山水云雾、花鸟鱼虫等形象瞬间展现,使人如同观赏水墨画一般神奇。这项技能在士大夫阶层尤受推崇,与琴棋书法齐名。但由于年代久远,没有传承下来,所以至今仍是个谜。

总而言之,这个古老的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一个休闲娱乐,更是一种对待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那段历史上的风尚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