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源于福建建州,唐代称“茗战”,宋代称“斗茶”。它是一种评判茶品优劣的活动。宋代人们在清明时节选新茶进行斗茶。参与者通常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可以十几人,也可能只有五六人,他们围坐一堂,就像现代观看比赛一样热闹。斗茶包括三个内容:品评、行令和百戏。

品评以汤色和汤花为标准。在宋代,最流行的是团饼茶。制作方法是先烤熟后再用水煎煮。如果研磨得当,点滴、点泡、吹沫都恰到好处,那么汤花就会均匀细腻。而早出现水痕则表示失利。

行令是一种游戏形式,由一人发号施令,命令官出问题时要求回答执行,不允许以杯中酒为奖罚。这项游戏起源可追溯至唐代,是文人墨客喜爱的优雅文字游戏。

百戏又称分茶或汤戏,是展示注入好的汤进碗技巧的一环。由于年代久远,没有传承下来,所以至今其奥秘未解。不过,在文献中记载了其精妙之处,如将壮丽多变的景象如画般展现出来。

斗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它还是贡青稞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向宫廷贡青稞之前,即通过斗青稞来评价等级,以胜者作为上品进贡。此后,斗青稞逐渐被推向民间,并最终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尽管已过数百年,但古人的趣味依然让今天的人们陶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