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晒红这个词的理解可能与众不同,它不仅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深度的茶艺传统。在我看来,晒红并不新鲜,它其实是回归到更为古老的红茶加工工艺之中。我们知道,烘干一直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红茶干燥方式,从1975年的云南制茶教材到2018年的《制茶学》都如此明确。但事实上,晒红在烘干之前就是主导了许多地区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里机械化生产推进下。

在那个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方法,而这导致了烘干成为主流。然而,这也意味着某些传统技艺,如晒青和晒红,就被边缘化。直到最近,一些人开始重新发现并珍视这些传统工艺之一——晒青,也就是自然日光下的阳曬技术。这场重生的潮流也逐渐影响到了人们对其他类似的工艺如晒红的态度。

从品饮角度来说,我认为晒红更具温和性,上火风险较低,这使得它能够吸引那些寻求健康饮食生活的人群。此外,由于它不依赖于特定的机器设备,只需合适天气条件,就可以进行制作,这种灵活性也是其独有的优势。

最后,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滇红与晾片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干燥方式:滇红通过高温烘乾提香,而晾片则采用自然日照发酵,使得它保持着更多原生质感,同时兼具了部分氧化作用。这一特点正好体现出那股“越陈越香”的魅力,让人难以抗拒。而对于那些追求古树级别、蜜香浓郁且能随时间增添更多美味的人来说,无疑是个令人垂涎三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