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铁观音耐泡度要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标准茶量应达到叶底张开时与盖碗最高处平齐或略凸起,这样才能体现出高档铁观音的品质,能够冲泡八水以上,即在八水开始显水味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口感。如果要求更加苛刻,可以达到的标准是10水,但这已经属于较为严格的要求。主流茶品通常需要至少能耐泡7水,而入门级别的铁观音则应能在5水以上。这表明耐泡度不仅取决于原料质量,也受限于茶青的成熟程度。有些初次采摘而且嫩绿色的铁观音,其产品可能只能耐泡至5水。而一些老态龙钟、原料偏老的铁观音,其耐泡能力也可能只有5水左右。如果到三水后就失去风味,那么无疑证明其品质低下。
谈论叶底几乎是多此一举,因为如果其他所有指标都达标,茶青原料就是非常出色——为了去除红边,一些茶叶可能会稍微碎散,而另一些则保留完整性,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品质,只要不是过分碎裂即可。在评估品质时,无论是农民还是采购者,都不会特别关注叶底多久倒掉都是常事。
如果想要更深入探讨,那么肥厚、光泽绸缎般的手感以及芥菜青色的色泽,对于轻发型 铁观音来说,是最理想的情况。但通过网络上看到的人们提及和说教,却更多地基于个人经验和主观评价——同样的叶底,不同的人眼中的DC(浓度)、不同的照明条件下拍摄效果差异巨大;同一张图片,在不同显示器上观看,色泽表现也各有千秋。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来看出茶青原料优劣,比如红边是否去除干净、梗是否剥离得当等外部特征,但却难以准确预测它将带来的味道和品质。我本地所在地,没有人会仅凭外貌就断定什么风味或是什么水平。